詞條 頸部蛛網膜下隙神經阻滯術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頸部蛛網膜下隙神經阻滯術

頸部蛛網膜下隙神經阻滯術頸部蛛網膜下隙神經阻滯術適用於:1.診斷性阻滯。2.頸部、上肢及上胸部手術的麻醉。3.相應部位晚期癌性疼痛的損毀性治療。1.穿刺部位皮膚及軟組織感染。2.全身膿毒血癥。3.凝血功能異常。4.顱內壓增高。1.穿刺用具準備 傳統的蛛網膜下隙阻滯穿刺針(脊麻針)使用9號(20G)或7號(22G)穿刺針。目前多采用更細的新型脊麻針,其頭端帶有側孔,呈鉛筆尖樣。用此類穿刺針穿刺硬膜時是鈍性分開而不是切斷硬膜纖維,故可減少蛛網膜下隙阻滯後頭痛的發生率。24G和25G穿刺針易彎折,常需先置入19G導引針,經導引針內穿刺。也可直接使用硬膜外-腰麻聯合阻滯針。其他應準備:5ml注射器、局麻藥、消毒用品及無菌敷料等。2.穿刺體位準備 患者取側臥位,頭下墊枕,屈頸,儘量使頸椎呈水平位。3.穿刺間隙和體表定位準備 選擇頸6~7或頸7~胸1椎間隙進針。頸部最大凸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