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調經止痛方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調經止痛方

當歸10g,白芍12g,炙甘草6g,制香附10g,玄胡10g。調經緩急,理氣活血。痛經。在經前1~2日服用,至經淨時停止,並要連續服用3~4個週期。痛經是婦女的常見病,其致痛的因素雖有不同,但都可以此爲基本方,而後在辨證的前提下,隨證加味,都能取得較好效果。方中用當歸、芍藥,是基於《金匱要略》“婦人懷娠,腹中■痛”以當歸、芍藥散主之爲依據;而芍藥配甘草爲芍藥甘草湯,源出於《傷寒論》,本爲治腓腸肌痙攣的效方,原方有“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其後應用更爲廣泛。如《醫學心悟》以之治療腹痛,並說“芍藥甘草湯治腹痛如神”。再配香附理氣止痛,玄胡活血止痛。現代研究證實,玄胡的止痛效果大致與杜冷丁相當。本方用藥雖只有五味,而卻具有多種止痛功能,現將其匯聚一方,止痛效果較著。在臨牀應用時,可結合不同證型而隨證加味。若屬寒凝者加炮姜、艾葉,甚者加附、桂;若屬氣滯脹痛者,加木香、沉香或青皮、柴胡;若屬氣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