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大顴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大顴

大顴即大椎。見《聖濟總錄》。參見“大椎”:大椎爲經穴名(DàzhuīGV14)。出《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屬督脈。爲手足三陽、督脈之會穴。大:巨大;椎:椎骨。穴在粗大的第七頸椎棘突之下,故名。位於脊柱區,後正中線上,當第七頸椎棘突下間凹陷處。俯首或俯伏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有解表通陽,補虛寧神作用。主要用於外感,虛勞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惡寒發熱、頭項強痛、瘧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氣管炎及哮喘、肺結核、骨蒸潮熱、盜汗、五勞七傷、神經衰弱、癲狂病症、中暑、嘔吐、霍亂、黃疸、風疹、腰脊強、角弓反張、血液病等。另有強身防病作用。配曲池、風池治流感;配風門、肺俞、膻中(麥粒灸)治哮喘;配少商放血、合谷可退熱;配足三裏、曲池、三陰交、脾俞治白細胞減少症。一般斜刺0.5~1寸;可灸。大椎實驗研究:①針刺或電針實驗性發熱家兔的“大椎”,可見發熱被抑制或減弱,持續時間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