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脈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帶脈

奇經八脈之一

出《靈樞·經別》。其循行路線,據《難經·二十八難》載:“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週。”本脈約自第二腰椎同高的季脅部下邊開始,斜向下行到帶脈、五樞、維道,橫行腰腹,繞身一週。

帶之言束也,言總束諸脈,使得調柔也,繞身一週,猶如束帶焉。

脈經穴道

(1)足少陰腎經部分:帶脈起於足少陰之正脈,出於舟骨粗隆下方之然谷穴,循內踝後,其別者入跟中,循小腿內而上。

(2)足太陽膀胱經部分:上至膕中,而別走足太陽膀胱經,上合行至腎,至十四椎,內與足少陰腎經、衝脈會合。

(3)足少陽膽經部分:別走足太陽膀胱經,先行至十四椎,外行與足少陽膽經帶脈會合。達足少陽膽經之維道穴、五樞穴,上出於季脅(小肋骨處)之帶脈穴。

(4)帶脈部分:帶脈起於京門之下,居之上帶脈穴,季脅之帶脈穴,循行五樞穴、維道穴,不行居穴。回身一週如帶,故曰帶脈。

奇經陰帶脈經筋圖

循行路徑

帶脈
帶脈起於足少陰腎經內踝前下方之然骨穴,上膕別走足太陽膀胱經,合腎至十四椎,屬帶脈。帶脈起於季脅繞身一週。

循行路線:
  1. 足少陰經循脈上膕
  2. 別走太陽經
  3. 合腎
  4. 當腎十四椎出屬帶脈起於季脅
  5. 繞身一週
  6. 前垂至胞中

奇經陰帶脈經別循行路徑圖

 

疾病症候

本脈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爲腹部脹滿,腰脊疼痛,婦女帶下,足痿不用等。

患帶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腹部脹滿,身似上浮,如坐水中。

經穴名

出《靈樞·癲狂》。屬足少陽膽經。足少陽、帶脈之會。在側腹部,章門下1.8寸,當第十一肋骨遊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上。另說在“季脅下一寸八分,臍上二分,兩旁各七寸半”(《鍼灸大成》);“臍旁八寸半,肥人九寸,瘦人八寸”(《類經圖翼》)。布有肋下神經和肋下動、靜脈。

主治痛經,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經閉,疝氣,腰痛,及子宮脫垂,盆腔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