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ào jiá sǎn

2 《聖惠》卷二十二

2.1 組成

皂莢半兩,旅生蕎麥半兩,白蒺藜半兩,谷精草半兩,五靈脂半兩,蕓薹子半兩。

2.2 主治

白虎風疼痛

2.3 用法用量

用釅醋調塗之。

2.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3 普濟方》卷二十七

3.1 組成

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幹),桂心1兩,甘草1兩半(炙微赤,銼)。

3.2 主治

肺痿吐涎沫

3.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3.4 製備方法

上爲散。

4 《聖惠》卷三十四

4.1 組成

皂莢(炙黃焦)1兩,荊芥1兩,胡椒1兩。

4.2 主治

齒風蛀,疼痛不可忍。

4.3 用法用量

每用3錢,以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熱含冷吐。

4.4 製備方法

上爲末。

5 《外臺》卷二十二引《古今錄驗》

5.1 別名

塞鼻菖蒲散菖蒲散皁角散

5.2 組成

皂莢(去皮子,炙)、菖蒲各等分

5.3 主治

鼻窒塞,不得喘息

5.4 用法用量

暮臥之時,以綿裹塞鼻中甚良。

5.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5.6 附註

塞鼻菖蒲散(《聖惠》卷三十七)、菖蒲散(《聖濟總錄》卷一一六)、皁角散(《普濟方》卷五十六)。

6 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6.1 組成

豬牙皁莢(酥炙,去皮子)、白蒺藜等分

6.2 主治

大小便不通。

6.3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如大腸不通,用鹽茶調下;小便不通,溫酒調下。

6.4 製備方法

上爲末。

7 《直指》卷二十一

7.1 組成

肥皂莢2錢,白鹽半兩。

7.2 主治

風齒動搖。

7.3 用法用量

常擦。

7.4 製備方法

上同燒赤,爲細末。

7.5 附註

方中皂莢用量,《醫方類聚》作“二梃”。

8 聖濟總錄》卷一二○

8.1 組成

皂莢(去皮,炙)1梃,硇砂(研)1分,白礬(熬令汁枯)1分,甘松1分,細辛(去苗葉)1分,鹽花(研)半兩,槐白皮(銼)半兩。

8.2 主治

風疳宣露口臭

8.3 用法用量

先用鹽揩齒,後用散1錢,敷患處。

8.4 製備方法

上爲散。

9 聖濟總錄》卷一一九

9.1 組成

皂莢(不蛀者)2兩,升麻1兩(2味入瓶子內,固濟,留一孔,燒令煙絕,取出細研),杏仁(去皮尖雙仁,研)1兩,凝水石(搗末)2兩。

9.2 主治

齒疳風(匿蟲)。

9.3 用法用量

每用1錢匕,貼患處。

9.4 製備方法

上爲末。

9.5 附註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皁角散”。

10 《聖惠》卷九十一

10.1 組成

皂莢2梃(燒灰),黃芩2分,硃砂1分(細研),麝香1分(細研),黃丹2分(微炒),檳榔1分,白及半分,乾薑1分(燒灰)。

10.2 主治

小兒白禿瘡,愈而復生。

10.3 用法用量

以濃醋腳調塗之。甚者不過3上愈。

10.4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1 聖濟總錄》卷十六

11.1 組成

皂莢(豬牙者,燒灰)7梃,烏頭1個(炮裂,去皮臍),沙草根7枚(生)。

11.2 主治

風頭痛

11.3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臘茶調下,並2-3服。

11.4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2 聖濟總錄》卷一二九

12.1 方名

皂莢散

12.2 組成

皂莢2梃(去皮子,燒灰)。

12.3 主治

瘰疽潰後。

12.4 用法用量

鹽湯洗瘡令淨,幹摻敷,每日3次。

1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13 《外臺》卷三十四引《素女經》

13.1 方名

皂莢散

13.2 組成

皂莢1兩(炙,去皮子),蜀椒1兩(汗),細辛6分。

13.3 主治

人黃瘕。

13.4 用法用量

以三角囊(大如指,長2寸)貯之,取納陰中,悶則出之,已則復納之,惡血畢,取出,乃洗以溫湯

13.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3.6 用藥禁忌

三日勿近男子;忌生菜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