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 2010年11月22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魚腥草

概述

魚腥草爲三白草科蕺菜的嫩莖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魚腥氣,可炒食、涼拌或作湯。

拉丁名

Herba Houttuyniae

英文名

Heartleaf Houttuynia Herb

魚腥草的別名

岑草、蕺兒菜、折耳菜、紫蕺、側耳根、野花麥、九節蓮、肺形草、臭菜、臭腥草、折耳根、臭根草、臭靈丹。

來源

爲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有腥臭氣。莖下部伏地,生根,上部直立。葉互生,心形或闊卵形,長3~8cm,寬4~6cm,先端漸尖,全緣,有細腺點,脈上稍被柔毛,下面紫紅色;葉柄長3~5cm;托葉條形,下半部與葉柄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生於莖頂,與葉對生,基部有白色花瓣狀苞片4枚;花小,無花被,有1線狀小苞;雄蕊3,花絲下部與子房合生;心皮3,下部合生。蒴果卵圓形,頂端開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

生於山地、溝邊、塘邊、田梗或林下溼地。主產於江蘇、浙江、江西、安徽、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

採製

夏秋莖葉茂盛花穗多時採割,除去雜質,曬乾。

魚腥草的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爲甲基壬酮(methylnonylketone)、魚腥草素(decanoylacetal behyde)、桂葉烯、辛酸、癸酸;另含槲皮甙、異槲皮甙、金絲桃甙、芸香甙。

魚腥草的性味

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清癰排膿,利尿通淋。用於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魚腥草的營養價值

魚腥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因其所含的魚腥草素、月桂醛等揮發油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較強。

實驗表明,魚腥草鮮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抑制作用,加熱後作用會有所減低。

同時魚腥草素和魚腥草煎劑均能明顯促進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增進機體免疫功能。

另外魚腥草所含槲甙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能有效擴張腎血管,所含大量鉀鹽有增強利尿的作用。

最後魚腥草還能改善毛細血管脆性,促進組織再生,有鎮痛、止血、止咳的功效,但無祛痰平喘的作用。

魚腥草適合的人羣

一般人羣均可食用。

1. 適宜流行性感冒患者、經常便祕、脾胃溼熱、脘腹脹滿、噁心嘔吐、不思飲食者;

2. 但是虛寒性體質及疔瘡腫瘍屬陰寒,無紅腫熱痛者,不宜服食。

魚腥草的食療功效

魚腥草辛、微寒,歸肺經;

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水消腫、通淋的功效;

主治扁桃體炎、肺膿瘍、尿路感染、肺熱喘咳、瘧疾、水腫、癰腫瘡毒、熱淋、溼疹、脫肛等病症。

魚腥草的藥典標準

中藥名稱

魚腥草

拼音名

Yuxingcao

英文名

HERBA HOUTTUYNIAE

來源

本品爲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的乾燥地上部分。
  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採割,除去雜質,曬乾。

性狀

本品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
  表面棕黃色,具縱棱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鬚根;質脆,易折斷。
  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後呈心形,長3~5cm,寬3~4.5cm;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麪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
  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
  搓碎有魚腥氣,味微澀。

鑑別

(1) 取本品粉末適量,置小試管中,用玻棒壓緊,滴加品紅亞硫酸試液少量至上層粉末溼潤,放置片刻,自側壁觀察,溼粉末顯粉紅色或紅紫色。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熱迴流10分鐘,濾過。
  取濾液2ml,加鎂粉少量與鹽酸3 滴,置水浴中加熱,顯紅色。
  (3) 取本品25g,切碎,置圓底燒瓶中,加水250ml,連接揮發油測定器。
  自測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滿刻度部分,再加醋酸乙酯1ml,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迴流4 小時,停止加熱,放置片刻,分取醋酸乙酯層,作爲供試品溶液。
  另取甲基正壬酮對照品,加醋酸乙酯製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鈉爲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 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二硝基苯肼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斑點。

炮製

除去雜質,迅速洗淨,切段,曬乾。

性味與歸經

辛,微寒。
  歸肺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
  用於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

15~25g,不宜久煎;鮮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搗汁服。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燻洗患處。

貯藏

置乾燥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