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癔症性軀體障礙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癔症性軀體障礙

癔症性軀體障礙系由於明顯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或強烈的情緒體驗,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組病症。臨牀表現爲感覺障礙,運動障礙等而缺乏相應的機體器質性改變的基礎。可由暗示誘發,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覆發作的傾向。多認爲文化落後地區患病率較高,發病年齡在16-35歲之間女性多於男性,少數病人超過40歲,心理暗示治療效果好。臨牀表現1.感覺脫失;2.視野障礙,失明;3.耳聾;4.失音;5.肢體癱瘓;6.痙攣發作,全身發抖。診斷依據1.有心理社會因素作爲誘因;2.臨牀表現爲感覺脫失、管狀視野、失明、失音、耳聾、癱瘓及抽搐等;3.妨礙社會功能;4.起病急,過去有類似發作史;5.有充分根據排除器質性病變。治療原則1.遠離心理刺激源;2.解釋支持性心理治療;3.暗示及催眠治療。用藥原則1.患者興奮抽搐,以肌注安定控制。2.病情控制後可口服鎮靜催眠藥。3.病情穩定後,須進行充分的心理治療,以疏泄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