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油虎骨膏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óng yóu hǔ gǔ gāo

2 《飼鶴亭集方》

2.1 方名

熊油虎骨膏

2.2 組成

虎骨全副(捶碎),熊油10斤,當歸8兩,川芎8兩,木瓜8兩,牛膝8兩,杜仲8兩,天麻8兩,南星8兩,藁本梢8兩,羌活4兩,獨活4兩,防風4兩,骨碎補4兩,川斷4兩,胡蘆巴4兩,淫羊藿4兩,草豆蔻4兩,海風藤4兩,鑽地風4兩,清風藤4兩。

2.3 功效

強陽長力,壯骨填精,舒筋活絡,勝溼祛風除痹。

2.4 用法用量

攤貼。

2.5 製備方法

用真麻油80斤,香油亦可,浸7日夜,如法熬膏。以炒黃丹20斤收膏,俟將凝定再下香料細藥:肉桂公丁香乳香沒藥血竭兒茶各8兩,樟冰、原麝各2兩,預研淨末,徐徐攪勻,瓷壇密收。

3 《慈禧光緒醫方選義》

3.1 方名

熊油虎骨膏

3.2 組成

虎骨1架,肉桂3兩,乳香6兩,沒藥5兩,當歸8兩,血餘4兩,熊油5兩,香油15斤,章丹7斤8兩(淨)。

3.3 功效

風邪,實腠理,活血疏風,鎮痛。

3.4 主治

風寒痿痹。

3.5 製備方法

浸泡虎骨7日,剔淨筋肉1日,曬涼虎骨1日,炸煉虎骨熬膏2日。先將虎骨炸酥後,再炸當歸血餘2味,去滓後入熊油再煉,將油煉好,兌丹後再將肉桂乳香沒藥共研極細面,兌入膏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