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產傷性疾病(臂叢神經麻痹)

兒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n shēng ér chǎn shāng xìng jí bìng (bì cóng shén jīng má bì )

2 疾病分類

兒科

3 疾病概述

臂叢神經麻痹新生兒周圍神經損傷中最常見的一種。由於難產臀位、肩分娩困難等因素使被臂叢神經過度牽拉受損,足月、大於胎齡兒多見。

部位分類:1、上臂型 2、中臂型 3、下臂型。

檢查:磁共振可確定病變部位,肌電圖檢查神經傳導實驗也有助於診斷。

治療:生或第一週開始作按摩及被動運動,大部分病例可於治療2—3個月內獲得改善和治癒

4 疾病描述

新生兒產傷是指分娩過程中因機械因素對胎兒新生兒造成的損傷。近年來由於加強了產前檢查產科技術提高,產傷發生率已明顯下降,但仍是引起新生兒死亡及遠期致殘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基層單位。臂叢神經麻痹新生兒周圍神經損傷中最常見的一種。由於難產臀位、肩娩出困難等因素使臂叢神經過度牽拉受損。足月、大於胎齡兒多見。

5 症狀體徵

按受損部位不同可分爲:①上臂型:又稱Duchenne—Erb麻痹,由於第5、6頸神經根最易受損,故此型臨牀最多假。患側整個上肢下垂,內收、不能外展及外轉。肘關節表現爲前臂內收,伸直、不能旋後或彎曲。腕、指關節屈曲,擁抱反射不對稱。②中臂型:頸7神經損傷,橈神經所支配的肌肉麻痹,前臂、腕、手的伸展動作喪失或減弱,而肱三頭肌、拇指伸肌爲不完全麻痹。③下臂型:頸8至胸1神經根受累,腕部屈肌及手肌無力,握持反射弱,臨牀上較少見,如第1胸椎根的交感神經纖維受損,可引起Horner綜合徵,表現爲瞳孔縮小,瞼裂變狹等。

6 疾病病因

由於難產臀位、肩娩出困難等因素使臂叢神經過度牽拉受損。足月、大於胎齡兒多見。

7 診斷檢查

磁共振可確定病變部位,肌電圖檢查脊神經傳導試驗也有助於診斷,預後取決於受損程度,若損傷神經功能麻痹,數週內可完全恢復。

8 治療方案

生後第1周開始作按摩及被動運動,大部分病例可於治療後2—3個月內獲得改善和治癒,如爲神經撕裂則留有永久麻痹

9 相關出處

科學第六版

治療新生兒產傷性疾病(臂叢神經麻痹)的穴位

查看更多

新生兒產傷性疾病(臂叢神經麻痹)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新生兒產傷性疾病(臂叢神經麻痹)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