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直腸肛管畸形

疾病 普通外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ān tiān xìng zhí cháng gāng guǎn jī xíng

2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3 疾病概述

先天直腸肛門發育畸形非常多見,並且類型衆多,直腸盲端和瘻管的位置各異。其發病率在新生兒中爲1∶1500~5000,佔消化畸形的首位。男性多於女性,高位畸形在男性約佔50%,女性佔20%。各種瘻管發生率在女性爲90%,男性爲70%。合併其它先天畸形發生率約有30~50%,且常爲多發性畸形。有家族史者少見,僅1%。有遺傳性,但遺傳方式尚無定論。肛管直腸閉鎖或合併有細小瘻管排便困難,均應在生後立即手術。

4 疾病描述

先天性直腸肛管畸形胚胎時期後腸發育障礙所致的消化畸形,是小兒肛腸外科的常見病,佔先天消化畸形的首位。發病率1:1500-5000,中國的調查資料表明約在1:4000,男女發病無差異。約有50%以上的先天性直腸肛管畸形伴有直腸與泌尿生殖系之間的瘻管形成。提肌中間或稍下方爲中間位畸形;位於肛提肌以下爲低位畸形。按性別分男、女兩組。男孩直腸肛管畸形50%爲高位畸形,女孩高位畸形佔20%,低位畸形男女均爲40%。

5 症狀體徵

絕大多數直腸肛管畸形病兒,在正常位置沒有肛門,易於發現。不伴有 瘻管直腸肛管畸形在出生後不久即表現爲無胎糞排出,腹脹嘔吐;瘻口狹小不能排 出胎糞或僅能排出少量胎糞,病兒餵奶後嘔吐,以後可吐糞樣物,逐漸腹脹;瘻口較大. 在生後一段時間可不出現腸梗阻症狀,而在幾周至數年逐漸出現排便困難。 高位直腸閉鎖,肛門肛管正常的病兒表現爲無胎糞排出,或從尿道排出混濁液體, 直腸指檢可以發現直腸閉鎖。女孩往往伴有陰道瘻。泌尿系瘻幾乎都見於男孩。從尿 道口排氣和胎糞是直腸泌尿系瘻的主要症狀

6 疾病病因

先天性直腸肛管畸形胚胎時期後腸發育障礙所致的消化畸形

7 病理生理

先天性直腸肛管畸形胚胎時期後腸發育障礙所致的消化畸形

8 診斷檢查

診斷多無困難。生後無胎糞排出,檢查肛門。診斷即可成立。直腸閉鎖肛 管正常時,直腸指檢亦可確定。陰道流糞,表明有陰道瘻;尿道口不隨排尿動作而排氣、 排糞爲尿道瘻;全程排尿均有胎糞,尿液呈綠色爲膀胱瘻。輔以影像檢查多可明確直 腸肛管畸形的類型。 影像檢查先天性直腸肛管畸形的診斷並無困難,但要確定直腸閉鎖的高度、直 腸末端與恥骨直腸肌的關係以及有無泌尿系瘻還需影像檢查。 x線倒置位攝片法可以瞭解直腸末端氣體陰影位置,判斷畸形位置。倒置側位片 上恥骨與骶尾關節的連線稱Pc線,相當於恥骨直腸肌平面,以此區分高位、中位與低 位畸形瘻管造影可顯示瘻管的方向、長短與粗細。直腸盲端穿刺造影可顯示直腸盲 端的形態及與會陰皮膚間的距離。B超檢查直腸末端的定位較X線更準確。 磁共振成像檢查也逐漸在臨牀應用,準確可靠。但價格較高。

9 治療方案

治療 根據直腸肛管畸形的類型不同,治療方法亦不同,但都必須手術治療。肛管 直腸閉鎖則應在出生後立即手術。低位畸形手術較爲簡單,多經會陰入路可完成手術。單純肛膜閉鎖,僅需切除肛 膜,直腸粘膜與肛門皮膚縫合。肛管閉鎖可遊離直腸盲端,經肛門拖出,與肛門皮膚縫 合,行肛管成形術。 高位畸形需經腹、會陰部或後矢狀切口入路行肛管直腸成形術。

手術原則:

①遊離直腸盲端;

②合併瘻管者,切除瘻管修復

肛門直腸成形。

一般情況下,先行結腸造口,6—12個月後再行二期手術。

10 預後及預防

無特殊。

11 相關出處

外科學第五版》

治療先天性直腸肛管畸形的穴位

查看更多

先天性直腸肛管畸形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