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參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shēn sǎn

2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五參散

2.1 處方

人蔘玄蔘丹蔘沙蔘苦蔘,各一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一兩半。

2.2 炮製

上爲細末。

2.3 功能主治

風不仁皮膚帬麻,繞腰遍身似蛇皮,黑癮旋生旋沒,通身帬麻。

2.4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匕,加至三錢匕,食後夜臥,溫酒調下。

2.5 摘錄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3 太平聖惠方》卷六:五參散

3.1 處方

人蔘30克(去蘆頭)沙蔘30克(去蘆頭)玄蔘15克 苦蔘60克 丹蔘30克 赤箭30克 烏蛇90克(酒浸,去皮、骨,炒令黃)白蒺藜30克(微炒,去刺)甘草15克(炙微赤,銼)桑根白皮30克 白楊皮30克 地骨皮30克 槐白皮30克

3.2 製法

上藥中,前九味搗細羅爲散;後四味細 銼,用生薑汁煮三二十沸,取出焙乾,搗細羅爲散,與前九味藥末相合調勻。

3.3 功能主治

治肺臟風毒,皮膚生瘡,欲似大風者。

3.4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以溫酒調下,不拘時侯。

3.5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

4 《聖惠》卷六

4.1 方名

五參散

4.2 組成

人蔘1兩(去蘆頭),沙蔘1兩(去蘆頭),玄蔘半兩,苦蔘2兩,丹蔘1兩,赤箭1兩,烏蛇3兩(酒浸,去皮骨,炒令黃),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甘草(炙微赤,銼),半兩(以上9味搗細羅爲散),桑根白皮1兩,白楊皮1兩,地骨皮1兩,槐白皮1兩。

4.3 主治

肺臟風毒,皮膚生瘡,欲似大風者。

4.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4.5 製備方法

桑根白皮等4味並細銼,用生薑汁煮20-30沸,取出焙乾,爲細散,與前9味藥末相和令勻。

5 聖濟總錄》卷十一

5.1 方名

五參散

5.2 組成

人蔘1兩,沙蔘1兩,丹蔘1兩,苦蔘1兩,玄蔘(堅者)1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兩半。

5.3 主治

風不仁皮膚(疒帬)麻,繞腰遍身似蛇皮黑癮,旋生旋沒,通身(疒帬)痹

5.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食後、夜臥溫酒調下。加至3錢匕。

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6 聖濟總錄》卷一○五

6.1 方名

五參散

6.2 組成

苦蔘1兩,沙蔘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丹蔘1兩,玄蔘1兩,紫參1兩,蒺藜子(炒,去角)2兩。

6.3 主治

風毒眼赤痛,久患不愈。

6.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空心以溫酒調下,疾甚者1日3次。

6.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7 聖濟總錄》一一六

7.1 方名

五參散

7.2 組成

人蔘1兩半,沙蔘1兩半,丹蔘1兩半,玄蔘1兩半,苦蔘1兩半,山芋1兩半,茯神(去木)1兩半,獨活去蘆頭)1兩1分,細辛(去苗葉)1兩1分,麻黃(去根節)1兩1分,木通(銼)1兩1分,羚羊角(鎊)1兩1分,防風(去叉)1兩1分,白鮮皮1兩1分,山茱萸1兩,甘菊花1兩,芎1兩。

7.3 主治

風熱壅塞,鼻幹痛,腦悶頭重,不知香臭。

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米飲調下,早、晚各1。

7.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8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8.1 方名

五參散

8.2 組成

人蔘2分,紫參2分,白附子(炮裂)2分,栝樓根(銼)半兩,天麻半兩,玄蔘(銼)1兩,沙蔘(銼)1兩,丹蔘3分。

8.3 主治

小兒肺風,瘙瘁癮疹,疥癬。

8.4 用法用量

50日至100日兒,每服1字;200日至1歲兒,每服1字半,奶汁調下;2歲至3歲,每服半錢匕,煎薄荷金銀湯,或棗湯調下,空心、午後各1服。如乳母服,每服1錢匕,溫酒調下。

8.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9 聖濟總錄》卷十八

9.1 方名

五參散

9.2 組成

人蔘1兩,沙蔘1兩,丹蔘1兩,玄蔘1兩,苦蔘1兩,木通(銼)1兩,蔡黎子(炒,去角)1兩,烏蛇(酒浸,去皮骨)1兩,幹蠍(去土)1兩,天麻1兩,赤箭1兩,何首烏(去黑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黃芩(去黑心)半兩,原蠶蛾1分。

9.3 主治

惡風

9.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熱茶調下。服及半料,即減服2錢匕。初服3日後,先覺頭項脊膂身上疼痛,乃藥力與病相擊也,當安臥兩復時許即無事,如或身上有瘡腫,服藥1日後便覺漸減。

9.5 製備方法

上藥並生用,搗羅爲散。

10 聖濟總錄》卷一三七

10.1 方名

五參散

10.2 組成

烏蛇(去皮骨,酒炙焦)2兩,麻黃(去節)2兩,大黃2兩,白附子(炮)半兩,漏蘆去蘆頭)1兩半,沙蔘1兩,玄蔘1兩,五加皮1兩,幹蠍(去土,炒)1兩,丹蔘1兩,白殭蠶(炒)1兩,羌活去蘆頭)1兩,甘草(炙)1兩。

10.3 主治

疥癬。

10.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用薄荷湯調下。

10.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1 聖濟總錄》一三六

11.1 方名

五參散

11.2 組成

人蔘1兩,玄蔘1兩,丹蔘1兩,沙蔘1兩,苦蔘1兩,蒺藜子(炒,杆,去尖)半兩,秦艽(去苗土)半兩,梔子仁3分,枳殼(去瓤,銼,炒令黃色)3分,黃芩(去黑心)半兩,烏蛇(酒浸炙,去皮骨)1兩,獨活去蘆頭)半兩,茯神(去木)半兩,山芋半兩,麻黃(去根節)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防風(去叉)半兩。

11.3 主治

諸疥風虛惡瘡

1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空心熟水調下,日晚再服。以愈爲度。

11.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