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蘿蔔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ù luó bo

2 全國中草藥彙編》:樹蘿蔔

2.1 拼音名

Shù Luó Bo

2.2 別名

葫蘆暗消、陸次、猴子板凳、癭袋花

2.3 來源

杜鵑花科楠屬植物白花樹蘿蔔Agapetes mannii Hemsl.[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入藥。全年可採,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2.4 性味

澀、淡,涼。

2.5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利尿消腫。用於跌打損傷風溼疼痛胃痛,肝炎,水腫無名腫毒。外用治外傷出血

2.6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幹品研粉外敷。

2.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樹蘿蔔

3.1 出處

出自《雲南中草藥選》

3.2 拼音名

Shù Luó Bo

3.3 別名

蘿蔔

3.4 來源

藥材基源:爲杜鵑花科植物大花樹蘿蔔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gapetes neriifolia (King et Prain)Airy-Shaw var.Maxima Airy-Shaw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切片曬乾或鮮用。

3.5 形態

附生灌木,分枝細長,無毛。根粗大塊狀。葉互生;葉柄短;葉片革質,長圓狀披針形,長10-15cm,寬2-2.25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全緣,中脈在表面成凹溝狀,背面突起,例脈不明顯。傘房狀花序,花梗長3cm,先端杯狀擴大,在杯狀花梗覆蓋下的萼基部具關節;花萼筒球形,花萼檐部擴大,近全緣,具明顯網脈;花冠圓筒狀,長4.5cm,直徑1.5cm,暗紅色,稍肉質,常帶有藍色粉霜,並有深暗的橫紋,或爲乳黃色發紅、鮮紅色至玫瑰紅色,花冠檐部爲整齊的漏斗狀;雄蕊10,花絲短,花葯有長喙,藥背無距;子房5室,花柱絲狀,柱頭微具5小裂。果卵球形,有宿存的萼片。花期5-9月。

3.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附生於海拔1400m的櫟樹林中樹幹上或石崖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雲南。

3.7 性味

微苦;性涼

3.8 歸經

脾經

3.9 功能主治

利水消腫;活血祛瘀。主水腫跌打損傷

3.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未調敷。

3.11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