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 2015年12月15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石斛爲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別名 

林蘭、千年潤、黃草、金石斛、霍石斛、川石斛[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來源及產地

蘭科植物金釵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或黃草石斛D.chrysanthum Wall.、鐵皮石斛D.candidum Wall. ex Lindl.等的莖[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主產四川、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安徽等地[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性味歸經

甘、淡,微寒[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入胃、肺、腎經[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功能主治

功在滋陰養胃,清熱生津[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主治熱病津傷,虛火上炎,口乾燥渴,陰虛胃痛,嘔吐、呃逆,自汗,病後虛熱,陰傷目暗,腎虛腰腳軟弱[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用法用量

煎服:6~12g(鮮品30~60g)[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須久煎[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化學成分

金釵石斛含石斛鹼、金釵石斛鹼、石斛胺等生物鹼[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藥理作用

石斛煎劑口服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本品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抗腫瘤,延緩衰老作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石斛鹼有一定的止痛退熱作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

石斛藥典標準

品名

石斛

Shihu

DENDROBII CAULIS

來源

本品爲蘭科植物金釵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rum Lindl.或流蘇石斛Den-drobium imbriatum 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屬植物近似種的新鮮或乾燥莖。全年均可採收,鮮用者除去根和泥沙;幹用者採收後,除去雜質,用開水略燙或烘軟,再邊搓邊烘曬,至葉鞘搓淨,乾燥。

性狀

鮮石斛

呈圓柱形或扁圓柱形,長約30cm,直徑0.4~1.2cm。表面黃綠色,光滑或有縱紋,節明顯,色較深,節上有膜質葉鞘。肉質多汁,易折斷。氣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釵石斛

呈扁圓柱形,長20~40cm,直徑0.4~0.6cm,節間長2.5~3cm。表面金黃色或黃中帶綠色,有深縱溝。質硬而脆,斷面較平坦而疏鬆。氣微,味苦。

鼓槌石斛

呈粗紡錘形,中部直徑1~3cm,具3~7節。表面光滑,金黃色,有明顯凸起的棱。質輕而鬆脆,斷面海綿狀。氣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流蘇石斛等

呈長圓柱形,長20~150cm,直徑0.4~1.2cm,節明顯,節間長2~6cm。表面黃色至暗黃色,有深縱槽。質疏鬆,斷面乎坦或呈纖維性。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鑑別

(1)本品橫切面:金釵石斛表皮細胞1列,扁平,外被鮮黃色角質層。基本組織細胞大小較懸殊,有壁孔,散在多數外韌型維管束,排成7~8圈。維管束外側纖維束新月形或半圓形,其外側薄壁細胞有的含類圓形硅質塊,木質部有1~3個導管直經較大。含草酸鈣針晶細胞多見於維管束旁。

鼓槌石斛 表皮細胞扁平,外壁及側壁增厚,胞腔狹長形;角質層淡黃色。基本組織細胞大小差異較顯著。多數外韌型維管束略排成10~12圈。木質部導管大小近似。有的可見含草酸鈣針晶束細胞。

流蘇石斛等 表皮細胞扁圓形或類方形,壁增厚或不增厚。基本組織細胞大小相近或有差異,散列多數外韌型維管束,略排成數圈。維管束外側纖維束新月形或呈帽狀,其外緣小細胞有的含硅質塊;內側纖維束無或有,有的內外側纖維束連接成鞘。有的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針晶束和澱粉粒。

粉末灰綠色或灰黃色。角質層碎片黃色;表皮細胞表面觀呈長多角形或類多角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束鞘纖維成束或離散,長梭形或細長,壁較厚,紋孔稀少,周圍具排成縱行的含硅質塊的小細胞。木纖維細長,末端尖或鈍圓,壁稍厚。網紋導管、梯紋導管或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2~50μm。草酸鈣針晶成柬或散在。

(2)金釵石斛 取本品(鮮品乾燥後粉碎)粉末1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石斛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20ul、對照品溶液5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7:3)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鼓槌石斛 取鼓槌石斛[含量測定]項下的續濾液25ml,蒸乾,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毛蘭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 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高效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3:2)爲展開劑,展開,展距8cm,取出.晾於,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流蘇石斛等 取本品(鮮品乾燥後粉碎)粉末0.5g,加甲醇25ml,超聲處理4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5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石斛酚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高效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3:2)爲展開劑,展開,展距8cm,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

水分

幹石斛 不得過12.0%(附錄ⅨH第一法)。

總灰分

幹石斛 不得過5.0%(附錄ⅨK)。

含量測定

金釵石斛

照氣相色譜法(附錄ⅥE)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DB-1毛細管柱(100%二甲基聚硅氧烷爲固定相)(柱長爲30m,內徑爲0.25mm,膜厚度爲0.25μm),程序升溫:初始溫度爲80℃,以每分鐘10℃的速率升溫至250℃,保持5分鐘;進樣口溫度爲250℃,檢測器溫度爲250℃。理論板數按石斛鹼峯計算應不低於10000。

校正因子測定

取萘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5μg的溶液,作爲內標溶液。取石斛鹼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2ml,置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內標溶液1ml,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吸取lμl,注入氣相色譜儀,計算校正因子。

測定法

取本品(鮮品乾燥後粉碎)粉末(過三號篩)約0.25g,精密稱定,置圓底燒瓶中,精密加入0.05%甲酸的甲醇溶液25ml,稱定重量,加熱迴流3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0.05%甲酸的甲醇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ml,置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內標溶液1ml,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吸取lμl,注入氣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石斛鹼(C16H25NO2)不得少於0.40%。

鼓槌石斛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0.05%磷酸溶液(37:63)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30nm。理論板數按毛蘭素峯計算應不低於60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毛蘭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鮮品乾燥後粉碎)粉末(過三號篩)約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浸漬20分鐘,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40kHz)45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毛蘭素(C18H2205)不得少於0.030%。

石斛飲片

炮製

幹石斛

除去殘根,洗淨,切段,乾燥。鮮品洗淨,切段。

本品呈扁圓柱形或圓柱形的段。表面金黃色、綠黃色或棕黃色,有光澤,有深縱溝或縱棱,有的可見棕褐色的節。切面黃白色至黃褐色,有多數散在的筋脈點。氣微,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鮮石斛

呈圓柱形或扁圓柱形的段。直徑0.4~1.2cm。表面黃綠色,光滑或有縱紋,肉質多汁。氣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檢查

同藥材。

性味與歸經

甘,微寒。歸胃、腎經。

功能與主治

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熱病津傷,口乾煩渴,胃陰不足,食少乾嘔,病後虛熱不退,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目暗不明,筋骨痿軟。

用法與用量

6~12g;鮮品15~30g。

貯藏

幹品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鮮晶置陰涼潮溼處,防凍。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