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山小橘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山小橘

山小橘爲中藥名,出自《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別名野沙柑、酒餅木、山柑橘、山油甘來源及產地芸香科植物山小橘Glycosmiscitrifolia(Willd.)Lindl.的根及葉。分佈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性味微辛、苦,平。功能主治祛風發表,化痰止咳,消積,散瘀。1.治感冒咳嗽,消化不良,食積腹痛,疝痛。煎服:9~15g。2.治跌打瘀腫。鮮葉搗爛,酒調敷。化學成分根、莖皮含山小橘鹼(Glycofoline)。根預試還含黃酮苷、氨基酸。拼音名ShānXiǎoJú別名山柑橘、野沙柑、酒餅木[廣東]來源爲芸香科山小橘屬植物山小橘Glycosmiscitrifolia(Willd.)Lindl.,以根、葉和果實入藥。夏季採葉,鮮用或陰乾。根全年可挖,洗淨切片,曬乾或陰乾。深秋摘果,用開水燙過再曬乾。原形態直立灌木,高約4米。幼枝及芽被鏽色毛。葉互生,有柄;單葉及羽狀複葉雜見。夏、秋開白色小花,花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