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照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uán xī zhào xiàng

2 英文參考

Hologram

3 註解

全息照相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被攝物體反射(或透射)光波中全部信息(振幅、位相)的新型照相技術。物理學家蓋柏和羅傑斯於1948年發明該技術並創用“全息”一詞,現已有了長足發展,在顯微術、干涉度量學、信息存貯、立體顯示以及物體的瞬時變化記錄研究等方面獲得廣泛應用。

全息照相方法分爲兩步:

(1)全息記錄。即將同一束相干光分成兩束,一束照明被攝物體產生物體光波反射至記錄介質(如感光板);另一束(參考光波)同時直接照射到記錄介質上。這兩束光波在記錄介質上干涉而產生干涉條紋。其對比度記錄了物體光波的振幅信息,條紋的位置變化則記錄了物體光波的相位信息,這樣的干涉圖樣記錄了振幅和位相全部信息

(2)波前再現。即用同一波長的相干光束沿原參考光方向照射全息圖,可再現原被攝物體的極其逼真的三維立體相。普通照相只記錄物面上的實振幅分佈,而這種照相能記錄物面上的復振幅分佈。相對於普通照片來說,這種照相所記錄的信息是“全”的,故稱全息照相

全息圖是許多以點源爲中心的各種球面波的集合,是許多點全息圖的迭加,因此,將全息照片分成小塊,每小塊仍能給出整個被攝物體的相,即全息照片分割到一定範圍內的每一小片都記錄着整個被攝物體的光波信息。後來有人把這一特性強調爲部分與整體全息相關,特別是在生物界發現的生物體的相對獨立部分包含着其整體的全部信息的現象,被稱爲生物全息現象,使全息概念在生物學領域轉化發展爲一種特定含義,即整體與部分之間的全息相關。在生物全息概念的基礎上產生了全息生物學、全息診療學等新學科,對包括中醫學在內的許多學科產生重要啓示。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