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山蘿蔔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éng gǔ shān luó bo

2 《*辭典》:蒙古山蘿蔔

2.1 出處

內蒙古中草藥

2.2 拼音名

Měnɡ Gǔ Shān Luó Bo

2.3 來源

川續斷科植物蒙古山蘿蔔的花。夏季採搞,陰乾

2.4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20~60釐米,莖直立,平滑或生短毛。根生葉卵狀橢圓形、長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斜形,具長柄,全緣或缺刻狀銳牙齒緣,有時爲大頭羽裂狀,下面密生短毛;莖生葉羽狀深裂,裂片線形。頭狀花序單生於枝頂,直徑約3釐米,藍色;總苞片線形;外緣花脣形2裂,下脣裂片較長,中心花筒狀5裂。瘦果,線形。

2.5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草地。分佈內蒙古、東北等地。

2.6 性味

甘微苦,涼。

2.7 功能主治

清熱瀉火。治肝火頭痛,發燒,肺熱咳嗽黃疸

2.8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爲散,0.5~1錢。

2.9 附方

①治肺熱咳嗽氣喘蒙古山蘿蔔花五錢,甘草四錢,草河車三錢,遠志二錢,蓮座薊一錢。共研細末。每日三次,每次五分至一錢,開水沖服

②治肝膽溼熱目赤黃疸紅花五錢,石膏三錢,蒙古山蘿蔔木通地丁訶子各二錢,麻黃三錢。共研細末。每日三次,每次五分至一錢,開水送服。

2.10 摘錄

《*辭典》

古籍中的蒙古山蘿蔔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