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綠礬丸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綠礬丸

五倍子250克(炒黑)綠礬120克(薑汁炒白)針砂120克(醋炒紅色)神曲250克(炒微黃色)上爲細末,生薑汁煮紅棗肉爲丸,如梧桐子大。治黃腫病。每服60~70丸,溫酒下。不能飲酒,米湯下亦可。服藥後,終身忌食蕎麥麪,犯之再發難治。《醫學正傳》卷六引《集驗方》方名綠礬丸組成綠礬6兩(以米醋鐵勺內炒7次,幹爲度,放地上出火氣),南星1兩(咀炒黃色),曲1兩(炒黃色),大皁角1斤(鐵鍋水煮爛,操出濃膠,濾去渣,淨汁入鍋,加棗肉,再熬成濃膠和前藥用),紅棗6兩(蒸,去皮,撥入皁角膠內用)。主治黃胖。用法用量每服5丸,清晨下牀用薑湯送下,夜臥上牀再服。如身上發紅斑,急煎棗湯解之自愈。製備方法上前三味爲細末,和入皁角及棗膠內搗勻爲丸,如梧桐子大。用藥禁忌忌油膩煎炒。方名綠礬丸別名溫腸丸組成綠礬4兩,白鹽1兩,硫黃1兩,附末1兩。主治積年腸風下血,面色萎黃,下部腫疼,或如鼠奶,或如雞冠,常似蟲咬,痛癢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