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急性風溼性心臟病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急性風溼性心臟病

急性風溼性心臟炎是風溼熱最重要的臨牀表現,風溼熱約60-80%病例有心臟炎徵象。風溼同時累及心內膜、心肌和心包,稱爲風溼性全心炎。臨牀表現主要有發熱、心動過速、心臟增大、心音改變、雜音和/或心包摩擦音。風溼熱是與A族乙型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首次發作多在兒童和青少年,易反覆發作引起心臟嚴重損害,必須按正規的治療以控制風溼熱並預防其復發,否則最終形成風溼性心臟瓣膜病,後果嚴重。臨牀表現1.發病前1-3周,約半數病人先有咽峽炎或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史;2.發熱、多汗、乏力、輕度貧血和心悸、氣促等;3.心動過速往往與體溫不相稱,心臟增大,心尖搏動減弱,第一心音低鈍,可出現病理性第三心音和第三心音奔馬律,心臟雜音,可出現心包摩擦音和心包積液。診斷依據1.發熱、多汗、乏力、輕度貧血、關節疼痛等。2.心臟雜音、心臟增大、心包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3.鏈球菌感染證據。治療原則1.根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