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香樹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à xiāng shù yè

2 《*辭典》:化香樹葉

2.1 出處

《貴州民間藥物

2.2 拼音名

Huà Xiānɡ Shù Yè

2.3 別名

山柳葉(《湖南藥物志》)。

2.4 來源

胡桃科植物化香樹及圓果化香樹的葉。

2.5 形態

化香樹(《植物名實圖考》),又名:放香樹、花果兒樹、栲香、栲蒲、花籠樹、花木香、返香、山麻柳、山栲樹。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5~20米。幼枝常被棕色絨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長15~30釐米;小葉7~23,卵狀披針形成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12釐米,寬2~4釐米,基部闊楔形或微心形稍偏斜,先端漸尖,邊緣有重鋸齒,下面幼時有密毛,老時僅脈腋有簇毛;無柄。花單性雌雄同株穗狀花序,傘房狀排列;中央的一條常爲兩性花序,兩性花序的下端爲雌花序部分,上端爲雄花序部分,在開花後脫落而僅留下雌花序部分;兩性花序下方周圍者爲雄性穗狀花序;雄花的苞片披針形,淺黃綠色,無小苞片及花被,雄蕊8;雌花具1卵狀披針苞片,無小苞片,具2枚貼生於子房的花被片,雌蕊1,無花柱,柱頭2裂。果序球果狀長橢圓形:小堅果扁平,圓形,具2狹翅。花期5~6月。果期7~8月。

多生於山坡向陽地或林中。分佈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及甘肅、陝西等地。

本植物的果序(化香樹果)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②圓果化香樹,與上種近似,果序球形。分佈廣東、廣西、湖南、貴州。

2.6 性味

性熱,味辣,有毒。

2.7 功能主治

治瘡毒。

2.8 用法用量

不可內服。

2.9 附方

①治骨癰流膿日久不收口,有多骨:化香樹葉半斤搗爛泡冷水,將患處浸入藥水中數小時,用鑷子拔出多骨,隨用藥水洗之。

②治癩頭瘡化香樹葉一兩,石灰二錢。開水一杯泡兩小時,蘸藥外擦,一日兩次。(性味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③治癰疽疔毒急性炎症化香樹葉雷公藤葉、芹菜葉大蒜等分(均用鮮品),搗爛外敷。瘡瘍潰爛後不可使用。(《常用中草藥配方》)

2.10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