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科綱要》

近代 張山雷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第二節·薄貼各方

治陰發大證,形巨腫堅,痠痛徹骨,皮肉如故者;或但骨節酸楚,尚無形塊者,及肚癰腸癰,堅塊深邃等證。凡閃傷、跌撲,風寒溼三氣痹着,肢節酸癰,舉動不利等證皆效。急性子(五兩)大南星(三兩)川烏草烏乾薑羌活獨活(各二兩)以上各切片,用真麻油十五斤煎沸,先入鳳仙莖熬二十分鐘,俟不暴,再入生地。又熬十餘分鐘,乃入諸藥煎枯漉淨,另入淨鍋,文火熬沸,入篩淨廣丹、篩細定粉約一斤半,柳木棍不住手攪極勻,滴入水中試老嫩。如上法膏成離火,預研細麝香五錢,乳香沒藥去油各三兩,上安桂末丁香末各二兩調勻,入水成團,藏如上法。潰瘍多宜清涼,如元氣虛寒,潰久不收之證,亦宜用此膏攤貼。如治跌撲損傷筋骨疼痛寒溼痹着之證,則另加四溫丹和勻攤貼。市肆中有通行萬應膏尚不及此。搓成丸子捏如餅,亦貼風寒頭痛。如治陰疽大證,亦宜再加四溫丹和勻,攤濃膏藥貼之。

【方解】

唐人已有薄貼之名,知膏藥之發明已久。瘍證半多溼熱,不宜於溫,陰寒凝結之證,則清涼正在所忌。而雜病經絡筋骨肢節間證,亦有宜於外治者,此溫煦一法,正不可少。瘍科家有加味太乙膏一方,雖可通外瘍,惟於陰寒大證尚不貼切。敝師門朱氏自定此方,專爲虛寒雜病立法,既可宣絡活血,亦能消腫軟堅,適用處正復不少。欲治瘍科亦是不可不備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