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童類萃》

明 王大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火酒毒論

夏末秋初之時,嬰兒瀉痢,皆因吮母熱乳,或生冷凍飲料食停積,失於調理而成斯疾。夏月瀉痢,無非熱症。用藥消導,分利陰陽瀉痢自止。一等愚人,用火酒加赤砂糖空心飲之,間有大者能飲,果系生冷停積,得效者有之。庶不知火酒經宿,其毒浮聚,結花於上,酒壺一下,其毒逕入壺中。兒飲之者,身體僵仆,手足螈,與驚癇無二,但身體四肢俱柔軟如綿,面青,口鼻中有酒氣者,此症也。宜審曾喫火酒否,可置避風暖處,先用益元散涼水調下,次用四苓散加幹葛、黃連徐徐調理。有過二三日方得轉陽言語者,可謂再生,作驚醫治,百無一生。餘目擊種種,故述之。益元散(見泄瀉門)琥珀抱龍丸(見前驚門,黃連甘草湯下)

四苓解毒湯

中火酒毒,兼治熱泄痢疾白朮(一錢)茯苓(一錢)豬苓(一錢)澤瀉(一錢)幹葛(二錢)黃連(一錢五分)甘草(一錢)燈心二十寸,水煎,候冷,頻頻當水灌之。熱甚,加香薷柴胡黃芩木通;痰甚,加貝母麥冬花粉黃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