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闡注》

清 張霞溪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謝心陽子家傳

心陽曰。痘之發也。因天行時氣。由父母胎毒。本乎五臟先天之症也。至於子之發。亦因天行時氣。與傷寒相似。即所謂發斑傷寒也。自人受形而後。肥甘炙爆燻灼於胃腑。胃腑清潔。其發也輕。胃腑垢膩。其發也重。此後天之症也。當發時。身熱面赤咳嗽。耳後筋紅若青紫者重。眼睛水淋淋。總以表發升散爲主。夫本乎胃腑。傳於肺家。與肝腎無涉。亦有用黃連而得效者。諸火皆統於心故也。其起初發散之藥。必用升麻。幹葛。前胡桔梗薄荷防風荊芥蟬蛻。粘子。連翹。蘇葉。亦可用。消食用谷芽。出不快。點子模糊。要用麻黃。切不可用羌活。以其性燥。切不可用柴胡。以其爲少陽膽經藥。子自肺胃兩經。與肝膽經無涉。若用柴胡。將胃火引入少陽。後不無目疾。所謂引邪入門也。至山楂枳殼麥芽三味。中必用之藥。然枳殼山楂。治小兒乳疳見點一二日。不驟用者。以其味酸。酸則斂。子以表發出透爲主。若出到腳踝。則二味在所必用也。書雲。寒涼過盛未免有冰伏之患。故黃芩一味。不用見點之初。而用於將劑之際。經雲。胃火不清。不用石膏之故。則發而爲牙疳。口爛目痛目赤肺火不清。不用大黃之故。則熱入大腸。流而爲泄瀉下痢。此後之症。皆由前治不得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