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纘論》

清 張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烏梅丸

烏梅(三百個)黃連(一斤)黃柏(六兩)乾薑(十兩)附子(六枚炮)蜀椒(四兩熬去汗)桂枝(六兩)細辛(六兩)人蔘(六兩)當歸(四兩)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下。納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多食等。按烏梅丸。主胃氣虛寒熱錯雜之邪積於胸中所以蛔不安。而時時上攻。故仍用寒熱錯雜之味治之。方中烏梅之酸以開胃蜀椒之辛以泄滯。連柏之苦以降氣。蓋蛔聞酸則定。見辛則伏。遇苦則下也。其他參歸以補中氣虛寒。姜附以溫胸中寒飲。若無飲則不嘔逆。蛔亦不上矣。辛桂以祛陷內之熱邪。若無熱邪。雖有寒飲。亦不致於嘔逆。若不嘔逆。則胃氣總虛。亦不致於蛔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