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傷寒論》

清 張卿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葛根加半夏湯方第十八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稱)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大棗(十二枚擘)半夏(半斤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經曰。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桂枝證者。邪在表也。而反下之。虛其腸胃。爲熱所乘。遂利不止。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裏。則見陰脈下利脈微遲。邪在裏也。促爲陽盛。雖下利。而脈促者。知表未解也。病有汗出而喘者。爲自汗出而喘也。即邪氣外甚所致。喘而汗出者。爲因喘而汗出也。即裏熱氣逆所致。與葛根黃芩黃連湯。散表邪。除裏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