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金 劉完素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口乾煩渴者,傷寒汗出而渴者,飲水反吐名曰水逆,俱宜五苓散(二十四)。少陰病二、三日,口燥咽乾三一承氣湯(十三)。或裏熱燥甚,傷寒怫鬱留飲不散,煩渴不止則腹高起痛不可忍,但嘔冷涎,大渴不能飲,飲亦不能止其渴,喘急悶亂,但欲死者,三一承氣湯,下嚥立止其渴,有若無病之人,須臾大汗而愈。至此往往多有不利而汗出,亦有藥力但隨汗之宣通,不利而愈。或汗吐下後,煩渴口乾,脈浮大,白虎湯(二十二)加人蔘煩躁多渴,涼膈散(二十三)加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