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飲 2016年04月01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伏飲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痰飲之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因飲邪伏匿於體內,或留飲去而不盡,潛伏爲患[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金匱要略·痰飲病脈證並治》:“膈上病痰,滿喘,咳唾,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𥆧劇,必有伏飲。”治宜化飲逐邪,扶正固本[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方用小青龍湯、木防己湯、桂枝半夏湯、倍術丸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本證可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

參見痰飲、留飲:

留飲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9.。痰飲之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9.。指水飲蓄而不散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9.。《諸病源候論·痰飲諸病候》:“留飲者,由飲酒後飲水多,水氣停留於胸鬲之間而不宣散,乃令人脅下痛,短氣而渴。”《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脈沉者,有留飲。”若飲留於腎,則囊及足脛腫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9.。可用甘遂半夏湯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9.。《醫醇賸義·痰飲》:“留飲者,留而不去也。心下痞滿,作噦,頭眩。芎歸桂樸湯主之。”如中陽不復,舊飲雖暫得排泄,新飲又可再留積,故遷延難愈[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9.。治宜逐飲扶正爲法,後以健脾溫腎固本[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9.

痰飲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出《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古稱澹(亦作淡)飲[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指體內水溼不化而生飲釀痰[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

1.爲多種飲證痰證之總稱[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諸病源候論·痰飲諸病候》:“痰飲者,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氣停在胸府,結而成痰。”因飲停部位、久暫不同,分爲流飲、留飲,癖飲,支飲,溢飲,懸飲、肺飲、伏飲、積飲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赤水玄珠》卷六:“痰飲,膠固稠黏者痰也、清而稀薄者飲也,痰飲爲病,所感不同。”《景嶽全書·痰飲》:“痰之與飲,雖曰同類,而實有不同也。蓋飲爲水液之屬,凡嘔吐清水及胸腹膨滿,吞酸噯腐,渥渥有聲等證……是即所謂飲也。若痰有不同於飲者,飲清澈而痰稠濁。”痰飲的形成,多因肺、脾、腎功能失調,水液輸化失常所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治宜溫補脾腎固本,利水逐飲治標[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

2.飲證之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因飲邪留於腸胃所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治宜溫陽化飲,方用苓桂術甘湯,金匱腎氣丸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本證一名流飲[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