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地筋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地筋

地筋爲中藥名,出自《石藥爾雅》,爲《石藥爾雅》記載的莧根之別名。別名地筋。來源莧科植物莧AmaranthusmangostanusL.的根。性味辛,微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1.治細菌性痢疾,腸炎,吐血,血崩,白帶,癥瘕,痔瘡,陰囊腫痛,跌打損傷。煎服:9~15g;鮮品15~30g。2.牙痛,燒存性,爲末揩之。運用莧的莖葉名莧菜,煎服治痢疾,二便不通;煎水洗治漆瘡瘙癢。出處《別錄》拼音名DìJīn別名菅根、土筋(《別錄》),黃茅(《綱目》),毛針子草(《貴州草藥》)。來源爲禾本科植物黃茅的根或全草。全年可採。原形態黃茅,又名:黃菅(《綱目》)。多年生草本.鬚根質較堅韌。稈直立,叢生,高40~90釐米,光滑無毛。葉鞘扁壓而具脊,光滑無毛或鞘口具細柔毛;葉舌較硬,膜質,長約1毫米,截平,具纖毛;葉片線形,長達15釐米,寬2~5毫米,兩面均粗糙或上面基部疏生柔毛。總狀花序單生,長3~6釐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