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眼黃連煎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iǎn yǎn huáng lián jiān

2 《聖惠》卷三十二:點眼黃連煎

2.1 處方

黃連半兩(去須),馬牙消1分,蜜半匙。

2.2 製法

取大梨兩枚,剜作坑子,留蒂作蓋子,用綿裹諸藥末,納和梨中,以蓋子覆之,冬月一伏時,夏月從旦至暮即得,勿令有塵污,取其汁。

2.3 功能主治

眼赤痛。

2.4 用法用量

每日點眼3-5次。

2.5 摘錄

《聖惠》卷三十二

3 聖濟總錄》卷一○四:點眼黃連煎

3.1 別名

黃連煎

3.2 處方

黃連(去須)3分,甘竹葉1握,烏梅2-7枚,古錢2-7枚。

3.3 製法

上除古錢外爲末,入錢,以水1碗半,漬藥半日,煎取7分,綿濾密封,勿泄氣。

3.4 功能主治

風毒目赤痛。

3.5 用法用量

黃連煎(《普濟方》卷七十五)。

3.6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四

4 聖濟總錄》卷一○三

4.1 方名

點眼黃連煎

4.2 別名

黃連煎

4.3 組成

甘蔗(汁)2合,黃連(搗碎)半兩。

4.4 主治

眼目暴赤,磣澀疼痛

4.5 用法用量

每日點眼2次。

4.6 製備方法

上藥於銅器中,以慢火養,令汁涸去半,以綿濾去滓。

4.7 附註

黃連煎(《普濟方》卷七十四)。

5 聖濟總錄》卷一○六

5.1 方名

點眼黃連煎

5.2 組成

黃連(去須)半兩。

5.3 主治

肝熱目赤,乾澀磣痛。

5.4 用法用量

點眼中。或更細研少龍腦相和,尤佳。

5.5 製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分作2分,1分瓷器內炒紫色,1分生用,同和;別以木炭灰2錢匕,與黃連同用沸湯半盞浸良久,以細熟絹濾過取汁,瓷器盛,就冷水內,沉令極冷。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