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敦 2017年02月12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穴位基礎信息表]大敦|Dadun|Tatun|Great Mound|LR1|1|F1|F1|LE1|liv1|Li1

大敦爲經穴名(Dàdūn LR1)[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別名水泉(《備急千金要方》),三毛(《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大訓(《西方子明堂灸經》),大順(《鍼灸學》(南京))。屬足厥陰肝經[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大敦是足厥陰肝經的井穴,五行屬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大爲小之對,敦即敦厚,此穴在大趾內側,局部肌肉敦厚,故名大敦[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大敦穴主治肝腎、少腹、前陰及神志等疾患:如月經不調,血崩不止,陰挺,陰縮,陰中痛,七疝,五淋,遺精,遺尿,癃閉,小便失禁,尿血,癲狂,屍厥,病症,瘼瘲,中風不省人事,小兒急慢驚風,腹痛,卒心痛,大便不通,口苦,噦噫,鼻衄不止,寒溼腳氣,破傷風,疝氣,經閉,崩漏,癲癇,小便不利,中風,縮陰症,現代又多用大敦穴治療腸疝痛,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下垂,睾丸炎,血尿,昏厥,腦血管意外,心絞痛,膀胱炎,前列腺炎,功能性子官出血,子宮脫垂,腹股溝嵌頓疝,精索神經痛,睾丸腫痛,少腹痛,陰莖痛,腦血後遺症,癲癇嗜睡,胃脘痛,便祕,冠心病,糖尿病等。

大敦穴的別名

水泉(《備急千金要方》),三毛(《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大訓(《西方子明堂灸經》),大順(《鍼灸學》(南京))。

出處

《靈柩·本輸》:肝出於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爲井木。

穴名解

大爲小之對,敦即敦厚,此穴在大趾內側,局部肌肉敦厚,故名大敦[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大,與小對言,有寬廣、高大、豐富之意。敦,有厚、聚義。有聚而未發之意,與少陽之氣會於人身之最下(地五會)。則一陰(厥陰)生髮之氣,萌動於下,而資長全生,即動養萬物也。本穴當厥陰之初,承少陽交與之氣聚於足之大指。在拇趾背肌肉豐厚、汗毛聚集之處,形猶如土堆,凡陰氣之聚於下者,經之井穴,經氣充盛,猶如井泉之水,源源不斷,至博至厚,故名“大敦”。[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特異性

大敦是足厥陰肝經五輸穴的井穴,五行屬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所屬部位

大趾端[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3.

大敦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大敦穴在足大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大敦穴位於足趾,大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大敦穴位於𧿹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處[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

一說“足大指爪甲根後四分節前”(《鍼灸集成》)。

大墩穴在足厥陰肝經的位置

大墩穴在趾端的位置

大敦穴的位置

大墩穴在趾端的位置

大敦穴的位置

大墩穴在趾端的位置(肌肉)

大敦穴的位置

大墩穴在趾端的位置(骨骼)

大敦穴的取法

正坐伸足或仰臥位,從拇趾爪甲外側緣與基底部各作一線,於交點處取穴。

正坐或仰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伸足,在足大趾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處取穴;或在足大趾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即沿角平分線方向)0.1寸,相當於沿爪甲外側畫一直線與爪甲基底緣水平線交點處取穴[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大敦穴穴位解剖

大敦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趾骨骨膜。有趾背動、靜脈及來自腓深神經的趾背神經。皮膚由腓深神經終末支的側支分出兩條趾背支,分佈至第一、二趾相對緣的皮膚。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踇趾遠節趾骨底[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皮膚→皮下組織[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19.

穴區神經、血管

有趾背神經(腓深神經皮支)和趾背動脈分佈[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19.

布有腓深神經的趾背神經及趾背動、靜脈[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

大敦穴的功效與作用

大敦穴具有回陽救逆,調經通淋的功效。

大敦穴有疏肝理氣、調經和營的作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大敦穴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淋、回陽救逆、鎮痙寧神之功效[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足厥陰肝經“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其經筋結於陰器,故肝經與前陰病關係密切,又大敦爲肝經井穴,配五行屬木,應於肝,有調理氣機、清泄溼熱、疏通經絡的作用,是主治前陰病的主穴[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條達。婦女以血爲用,肝失疏泄,氣機逆亂,失於藏血,可導致月經不調、經閉、崩漏等。大敦穴疏肝解鬱、調理氣機,用於治療肝鬱氣滯引起的婦科疾病[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肝經井穴具有平肝熄風、泄熱急救之特點,故大敦穴可主治肝風內動、肝陽上擾之神志病[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有通經開竅之功,《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雲:“少陽根起於竅陰”,“厥陰根起於大敦。”亦即陰陽互根也。本穴治淋、疝、崩、厥、陰器諸病,以及小腹痛、臍中痛、情志悒悒、喜寐、屍厥、膨脹、遺溺等症。[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大敦穴主治病證

大敦穴主治肝腎、少腹、前陰及神志等疾患:如月經不調,血崩不止,陰挺,陰縮,陰中痛,七疝,五淋,遺精,遺尿,癃閉,小便失禁,尿血,癲狂,屍厥,病症,瘼瘲,中風不省人事,小兒急慢驚風,腹痛,卒心痛,大便不通,口苦,噦噫,鼻衄不止,寒溼腳氣,破傷風,疝氣,經閉,崩漏,癲癇,小便不利,中風,縮陰症,現代又多用大敦穴治療腸疝痛,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下垂,睾丸炎,血尿,昏厥,腦血管意外,心絞痛,膀胱炎,前列腺炎,功能性子官出血,子宮脫垂,腹股溝嵌頓疝,精索神經痛,睾丸腫痛,少腹痛,陰莖痛,腦血後遺症,癲癇嗜睡,胃脘痛,便祕,冠心病,糖尿病等。

大敦穴主治肝腎、少腹、前陰及神志等疾患:如月經不調、血崩不止、陰挺、陰縮、陰中痛、七疝、五淋、遺精、遺尿、癃閉、小便失禁、尿血、癲狂、屍厥、病症、瘼瘲、中風不省人事、小兒急慢驚風、腹痛、卒心痛、大便不通、口苦、噦噫、鼻衄不止、寒溼腳氣、破傷風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大敦穴主治疝氣、遺尿,月經不調、經閉、崩漏、陰挺、癲癇[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19.

大敦穴主治遺尿,癃閉,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崩漏,經閉,陰挺;中風,癲癇;疝氣,縮陰症[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現代又多用大敦穴治療腸疝痛、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下垂、睾丸炎、血尿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現代常用大敦穴治療昏厥、腦血管意外、癲癇、心絞痛、膀胱炎、前列腺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官出血、月經不調、子宮脫垂、遺尿、腹股溝嵌頓疝、精索神經痛等[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大敦穴主治疝氣,崩漏,遺尿,睾丸腫痛,月經不調,陰挺,癲癇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

生殖系統疾病:疝氣,少腹痛,睾丸炎,陰莖痛,精索神經痛,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不調,子宮脫垂。

神經系統疾病:腦血後遺症,癲癇嗜睡。

消化系統疾病:胃脘痛,便祕。

心血管疾病:心絞痛,冠心病。

其他疾病:糖尿病。

刺灸法

注意:大敦穴孕婦慎用[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刺法

—般直刺0.1~0.2寸[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斜刺0.1~0.2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

淺刺0.1~0.2寸,局部有刺痛感[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或點刺出血[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19.[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灸法

可灸[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19.[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

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注意:不宜用瘢痕灸[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大敦穴的配伍

大敦配太沖、氣海、地機,有疏肝行氣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氣。

大敦配太沖、地機、氣海、期門,治疝氣[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大敦配隱白、三陰交,治崩漏[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大敦配百會、氣海、三陰交、照海,治陰挺[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大敦配隱白,直接艾炷灸,有補益肝脾,調理衝任的作用,主治功能性子宮出血。

大敦配百會、三陰交、照海,有調補肝腎,益氣固脫的作用,主治子宮脫垂。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趾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

《鍼灸甲乙經》:卒心痛,汗出,大敦主之,出血立已。陰跳,遺尿,小便難而痛,陰上下入腹中,寒疝,陰挺出,偏大腫,腹臍痛,腹中悒悒不樂,大敦主之。小兒癇瘛,遺精溺,虛則諸病癇癲,實則閉癃,小腹中熱,善寐,大敦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主目不欲視,太息。主卒疝暴痛,陰跳上入腹,寒疝,陰挺出,偏天腫,臍腹中悒悒不樂,小便難而痛,灸刺之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卒疝,小便數,遺溺,陰頭中痛,心痛,汗出,陰上入腹,陰偏大,腹臍中痛,悒悒不樂,病左取右,右取左,腹脹腫滿,少腹痛,中熱,喜寐,屍厥狀如死,婦人血崩不止。

《鍼灸大成》:主五淋,卒疝七疝,小便數遺不禁,陰頭中痛,汗出,陰上入小腹,陰偏大,腹臍中痛,悒悒不樂,病左取右,病右取左。腹脹腫病,小腹痛,中熱喜寐,屍厥狀如死人,婦人血崩不止,陰挺出,陰中痛。

《玉龍歌》:腎強疝氣發甚頻,氣上攻心似死人,關元兼刺大敦穴,此法親傳始得真。

《長桑君天星祕訣歌》:小腸氣痛先長強,後刺大敦不要忙。

《千金翼方》:狂走癲厥如死人,灸足大敦九壯。

大敦穴研究進展

治療崩漏

心脾兩虛型,配神門、心俞、氣海、脾俞,用常規捻轉補法,頻率爲每分鐘20轉;肝鬱型,配太沖、肝俞,常規捻轉瀉法;脾虛型,配脾俞、足三裏、三陰交;肝腎陰虛型,配肝俞、太沖、太溪,用常規捻轉補法;留針15 min,每日或隔日1次,5次爲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共治60例,顯效41例,有效13例,無效6例,止血總有效率爲90%。②隱白、大敦常規消毒後,於穴後1.5 cm處,用線帶纏緊,然後點刺出血2~3滴(可擠壓出血),再用無菌棉球止血,常規消毒,或敷以無菌紗布,以避免感染。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3次即愈。[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治療嵌頓疝

取患側大敦,消毒後用0.5寸毫針捻轉進針,行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後留針並加艾灸,直至嵌頓物被還納爲止。行鍼灸的同時,用手法在被嵌頓物上輕輕按摩,幫助嵌頓物還納,必要時肌內注射阿托品以緩解痙攣或肌內注射苯巴比妥(魯米那)以鎮靜。12例患者經上述治療後均獲效,其中留針時間最長者50 min,最短者6 min,一般在10~30 min內嵌頓物被還納,腹痛消失。[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針刺治療均經手法復位失敗改用本法獲效,共8例均獲顯效。

治療房事莖痛

常規消毒後,單側大敦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數滴。病情較重者,可點刺雙側。共治療14例,治療1次獲愈13例,2次獲愈1例。[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治療中風後遺症

取大敦,消毒後取0.5寸毫針,用旋轉式手法快速刺入皮下0.5分。根據其病的虛實來確定選用補瀉之法。如果針感反應強烈,則患者肢體的恢復功能強;反之則差。每日針刺1次,10次爲一療程。針刺後留針1h,每隔5 min行鍼一次,2個療程後評定療效。共治療60例,顯效38例,有效1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爲88.3%。[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治療嬰幼兒腹瀉

取雙側少商、大敦,消毒後,用2寸毫針依次針少商與大敦,行平補平瀉手法,留針5s出針,不閉針孑L,然後在每個腧穴上擠出數滴血。每日治療1次,一般治療3次。效果不明顯者,再針2次,慢性腹瀉者可加針足三裏。針刺治療期間無須其他治療,有脫水者可予口服生理鹽水。共治療145例,痊癒68例,顯效63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爲90.3%。[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25-227.

降壓

針刺大敦有明顯的降壓效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針刺大敦穴,可加強神門穴的降壓作用[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現代研究證實,給狗注射垂體後葉素造成垂體性高血壓,針刺大敦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增強結腸下部、直腸蠕動

針刺大敦可引起結腸下部及直腸蠕動明顯增強[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

針刺大敦穴,對大腸運動有明顯的調整作用,可使不蠕動或蠕動很弱的降結腸下部及直腸的蠕動加強,是治療腸梗阻的有效穴。

治療急性睾丸炎

據報道針刺大敦,治療急性睾丸炎及副睾丸炎有較顯著療效,臨牀常配太沖、氣海、歸來、曲泉等穴。

鞏固大腦皮質抑制效應

動物實驗提示,人工造成動物大腦皮質運動區優勢的情況下,針刺大敦可使大腦皮質抑制效應鞏固[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