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榴花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shí liú huā

2 《*辭典》:白石榴花

2.1 出處

《四川中藥志

2.2 拼音名

Bái Shí Liu Huā

2.3 來源

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花瓣。5~6月花盛開時,摘下曬乾

2.4 形態

白石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約6米。小枝圓形或有微棱,枝端呈刺狀,光滑無毛。葉對生或簇生於短枝,具短葉柄;葉片矩圓形、倒卵形至長圓形,長2~3釐米,寬約1.5釐米,先端鈍,無毛,有光澤。花白色,徑約3釐米。漿果近球形,徑約10釐米,褐黃色至紅色,內具薄隔膜。種子多數,包藏於紅色或淡紅色的果囊內。花期5~6月。

②重瓣白石

本種除花瓣重瓣外,其餘形態白石榴同。

2.5 生境分佈

產四川。

2.6 性狀

乾燥的花瓣多皺縮,呈黃色或棕黃色。揀取完整者,以溫水浸泡後鋪平觀察,全體呈卵形,頂端鈍圓,基部略窄,邊緣常有破缺。自花瓣基部發出較粗大的主脈,側脈細小。網狀,均呈棕色。質柔軟,薄而微透明。以色澤黃白、氣味微香者爲佳。

2.7 炮製

揀淨雜質,生用或炒黑用。

2.8 性味

酸甘,平。

①《四川中藥志》:"性溫,味酸甘微澀,無毒。"

②《福建中草藥》:"甘微苦,平。"

2.9 功能主治

止血,澀腸。治咳血吐血衄血便血久痢

①《四川中藥志》:"散鬱結。治肺勞吐血衄血。"

②《福建中草藥》:"固腸止血。"

2.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鮮者0.5~1兩)。外用:研末吹鼻。

2.11 附方

①治咳血吐血便血白石榴花十五至二十朵,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②治久痢白石榴花三至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2.12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白石榴花的方劑

查看更多

用到中藥白石榴花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