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翅葉蟬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chì yè chán

2 註解

白翅葉蟬屬同翅目,葉蟬科。主要發生黃河以南稻區,除爲害水稻外,還爲害小麥大麥甘蔗玉米作物成蟲若蟲刺吸稻葉汁液,被害的葉片,先是出現零星小白點,隨後連成點狀條斑,最後白色條斑變成褐色。輕者影響光合作用,重者稻葉乾枯,穀粒不飽滿,降低產量。

3 白翅葉蟬識別

成蟲:體長3~5毫米,頭胸部和腹部腹面橙黃色。頭部前緣兩側各有1個半圓形白斑。前胸背板中央有1個淡灰黃色菱形斑,斑的兩側各有1個小白點。前翅灰白色,半透明,有虹彩閃光;後翅淡橙色,較前翅透明。

卵:長約0.65毫米,長橢圓形,一端稍細,微彎曲。

若蟲:共5齡。淡黃綠色,頭、胸及腹部第二、三節背面兩側有煙褐色斑紋,體表生有許多刺毛。白翅葉蟬主要在山區、半山區嚴重發生。安徽一年發生3代,以成蟲在麥田、紫雲英田和雜草上過冬。第二年春,先在麥田爲害,早稻出苗後,集中爲害早稻秧田,以後逐步擴散到早稻本田和晚稻田。晚稻收割後,遷到雜草及後季作物田過冬。一般在8、9月間發生爲害最重,有的地方4、5月份爲害早稻秧苗也較重。成蟲行動活躍、善飛,受驚則橫行躲避或飛躍它處。若蟲一般無跳躍能力,受驚則橫行或斜走。成蟲有趨嫩綠、趨光性,夏季無風悶熱的夜晚撲燈最盛。產卵寄主僅水稻一種。白翅葉蟬抗寒力不強,若冬春少雪,尤其是2、3月份氣溫比常年偏高的年份,蟲口基數大,往往大發生生長發育的溫溼度範圍是溫度20~25℃、相對溼度85%~90%,凡5、6月份雨水較多、7~9月份溫度較高,又有一定雨量的年份,往往發生重。暴風雨對其殺傷力大,暴風雨後,蟲口密度顯著下降。山區或半山區因爲寄主多,水稻多爲混,故常常發生重。偏施氮肥、生長茂密或早播早插的田塊,蟲口密度較大。冬種小麥田提供了越冬場所和食料,有利其發生

4 白翅葉蟬防治

參見黑尾葉蟬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