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鴨肫衣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鴨肫衣

出處《綱目》拼音名YāZhūnYī別名鴨肫內皮(《本草求原》),鴨肫皮(《藥材資料彙編》),鴨內金(《中藥形性經驗鑑別法》)。來源爲鴨科動物家鴨的砂囊的角質內壁。將鴨殺死後,取出鴨肫,剖開,剝取內壁,洗淨曬乾。原形態動物形態詳"白鴨肉"條。性狀乾燥砂囊內壁,呈類圓形盤片狀,如雞內金而較厚,表面呈黑綠色或紫黑色,稍有皺紋。質松,斷面角質。氣腥,味微苦。功能主治治諸骨鯁,噎膈翻胃。用法用量內服:研末,0.5~1錢。附方①治諸骨鯁:鴨肫衣炙研,水服一錢,取其消導。(《綱目》)②治噎膈翻胃:鴨肫衣數十個。曬乾微炒,爲末,每早燒酒送下六分,頻服。(《經驗廣集》鴨肫散)備註本品在四川、雲南及湖南等地,與雞內金同等使用。參見"雞內金"條。摘錄《*辭典》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