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寒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胎寒   病證名。   ①指孕婦因受寒而產生的一些證候。《葉氏女科證治》卷二:“妊娠不守禁忌,縱恣口腹,過食生冷瓜果,及當風取涼,以致胎冷不安,胸腹脹痛,腸中虛鳴,四肢拘急,泄瀉欲絕,名曰胎寒。宜安胎和氣飲(訶子、白朮、陳皮、良姜、木香、白芍、炙草、陳米、姜)”。   ②指小兒在母胎內感寒所致的症候。《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七:“小兒在胎時,其母將養取冷過度,冷氣入胞,傷兒腸胃,故兒生之後,冷氣猶在胃腸之間。其狀兒腸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脹,或時谷利,令兒顏色素皅,時啼者,是胎寒故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