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少陰痙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少陰痙

少陰痙爲病證名,指少陰病出現痙證者。《醫宗金鑑·訂正傷寒論注》:“夫六氣皆足以致痙,不專在溼也;六經皆有痙證,亦不專在太陽一經也。……惡寒蜷臥,尻以代踵,脊以代頭,俯而不能仰者,未嘗非少陰痙也。”《張氏醫通·諸風門》:“足三陰痙,俱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項強脈沉。……少陰則閉目合面,參附湯加甘草、乾薑。”參見痙:痙爲病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經筋》。又稱痓。以項背強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爲主症。《金匱要略·痙溼暍病脈證治》:“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痙有虛實二證。實證多因風、寒、溼、痰、火邪壅滯經絡而成。虛證多因過汗,失血,素體虛弱,氣虛血少,津液不足,筋失濡養,虛風內動所致。《金匱要略心典》捲上:“蓋病有太陽風寒不解,重感寒溼而成痙者,亦有亡血竭氣,損傷陰陽,而病變成痙者。……陰陽既衰,筋脈失其濡養,而強直不柔矣。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