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六經形層
...證不同也,概述諸說,皆以六經爲病位之假稱,而不取於經絡之義。”總的來說,傷寒六經,不過就病變上分作六個階段;但人體機能之亢盛衰減,中間的動態尚多,不是這樣可以肯定劃分的。第三節六經病證中,所以詳列了錯...
中醫古籍;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一章·傷寒要義;清;俞根;徐榮齋十二經行度部分
卷一手之三陰從髒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至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至腹(靈樞)○人之經絡三陽三陰分佈一身太陽少陰在身之後陽明太陰在身之前少陽厥陰在身之側(丹心)
中醫古籍;鍼灸集成;卷一;清;廖潤鴻(二)清化熱痰
...胃二經。薑汁爲使。痰在皮裏膜外者,直達以宣通。痰在經絡四肢者,屈曲而搜剔。失音不語偏宜,肢體攣蜷決用。竹瀝滑腸,脾虛泄瀉者勿用。惟痰在皮裏膜外,經絡肢節者相宜。若寒痰、溼痰與食積痰勿用。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第六章·傷寒脈舌
...,吾人既能略明此脈主何病?此舌主何病後?即當尋得其系統。如∶舌苔白膩爲表寒,黃爲化熱而漸入裏,幹黃爲熱盛於內,幹黑即熱極而津枯;又如舌質淡紅爲正色,正紅爲熱,深紅爲熱深,絳爲熱甚,紫爲熱極。此其一。更...
中醫古籍;重訂通俗傷寒論;清;俞根;徐榮齋面部分位
卷十經絡《五色篇》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面上於...
中醫古籍;脈訣匯辨;卷十經絡;清;李延昰行鍼次第手法歌
...定,息數勻,醫者亦如之。關機最密,切勿太忙,須細審經絡穴所在何部分,不可輕施其針,失於經絡穴所也。如在陽部,必取筋骨間陷下之處,則不傷於筋骨;如在陰分之內動脈相應間,則以爪重切經絡,少待片時,方可進針...
中醫古籍;刺灸心法要訣;卷一九針原始歌;清;吳謙禁遁注第十四
...,唾火滅煙,唾鬼即死,唾水竭淵。東方之注自名醫,入人體中注心根,神師咒注注滅門,南方之注自名青,入人體中注百脈,神師咒注注即易。西方之注自名搖,入人體中注脊腰,神師咒注注即消。北方之注自名雌,入人體中...
中醫古籍;千金翼方;卷第三十·禁經下;唐;孫思邈流注經絡井滎說
...不明此二者乎?況經氣內幹五臟,外應支節,針刺之道,經絡爲始。若識經脈,則諸行氣部分,脈之短長,血氣多少,行之逆順,祛逐有過,補虛瀉實,則萬舉萬痊。若夫經脈之源而不知,邪氣所在而不辨,往往病在陽明,反攻...
中醫古籍;子午流注針經;捲上;金;何若愚;閻明廣流注經絡井榮說
卷四鍼灸門夫流注者。爲刺法之深源。作針術之大要。是故流者。行也。注者、住也。蓋流者要知經脈之行流也。注者、謂十二經脈各至本時。皆有虛實邪正之氣注於所括之穴也。夫得時謂之開失時謂之闔。夫開者。針之必除其...
中醫古籍;普濟方·鍼灸;卷四鍼灸門;明;朱梓論灸刺分經絡五十
卷一河間謂灸刺瘡瘍。須分經絡部分。氣血多少。俞穴遠近。從背出者。當從太陽五穴選用、(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通谷、(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束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崑崙、(在足...
中醫古籍;外科理例;卷一;明;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