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萸連丸
...滯,故少佐辛熱疏利、直入肝經的吳茱萸,既可制約黃連寒涼凝滯、抑遏肝氣、傷陽礙胃之弊,又可助黃連降逆止嘔,爲反佐藥。二藥合用,辛開苦降,一寒一熱,相反相成。藥理作用:實驗研究:本方對胃黏膜損傷具有明顯的...
中醫學;中藥學;方劑;清肝瀉火;降逆止嘔囟門下陷
...稟不足,或因瀉痢,或小便頻數,加之病久傷陰,或過服寒涼損傷脾胃之陽,故令囟門下陷,並見面色萎黃,神疲氣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溫,脈沉緩無力,指紋淡滯等。如枕部同時下陷的,尤爲嚴重。治療:治宜培元補腎,用...
中醫學;中醫診斷學;望診;望形態;中醫病證名;中醫兒科學弄舌
...熱所致。治療:治宜清脾瀉熱,用瀉黃散。一般不宜過用寒涼,否則損脾耗液,最易變成疳證。吐弄舌·弄舌:弄舌即吐弄舌。舌體伸長而弛緩,稱吐舌;舌微出口外,立即收回口內,或舌舐脣上下及口角左右。多見於小兒,屬...
舌診;望診;中醫學;中醫診斷學;舌象;舌質;舌態;中醫病證名;中醫兒科學;中醫症狀名;中醫辨證用寒遠寒
...遠離、避開。使用寒性藥物應避開寒氣主令之時,即氣候寒涼之際不宜使用大寒大涼藥物或食物。出《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參見“用熱遠熱”:“用熱遠熱”的“遠”意指遠離、避開。用熱遠熱指使用熱性藥物應避...
中醫學;中藥學外科寶鑑
...應根據經絡虛實,因證施治,不可泥於熱毒內攻,而專用寒涼克伐之劑。明·薛己曾對此書予以增損補註,並附若干驗案,收入《薛氏醫案》中。此外近代又有將本書改題《外科寶鑑》者。
中醫學;書籍;古籍;宋代;中醫外科著作外科理例
...,主張外病內治。並以調補元氣,先固根本爲主,不輕用寒涼攻利之劑,而以消散爲常法,不使化膿穿潰。診斷強調詳審脈證,或舍脈從證,或舍證從脈。全書說理透徹,論治詳明,對外科學術發展有一定影響。現存明刻本、《...
中醫學;書籍;古籍;明代;中醫外科著作牝髒
...泛指陰盛體質之人。《景嶽全書》卷一:“陰髒者,一犯寒涼則脾腎必傷,此其陽之不足。”
中醫學;臟腑;人體器官名;中醫基礎理論傷暑吐瀉
...因暑而受寒,不慎口腹,過食生冷瓜果,涼茶冷水,以致寒涼受髒,而爲嘔吐瀉利,腹痛等症。治以溫中爲主,加味五苓散;不應,理中湯。陽暑者,外中熱邪,內亦煩躁,嘔吐瀉泄。”《幼科要略》:“倘熱氣深伏,煩渴引飲...
中醫學;中醫病證名;中醫診斷學涼
...而不稱五氣。治法的一類·涼:涼指治法的一類。指使用寒涼性質的藥物以治療溫熱性病證的一類治療方法,如涼血。關於涼血:涼血爲治法。清熱法之一。是清血分熱邪的治法。適用於熱性病熱入血分,迫血妄行,症見吐血、...
中藥學;中醫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治療學;中醫治法;氣候汗粟
...醫學專業詞典]概述:汗粟爲病證名。指寒邪束表,誤用寒涼,以致寒鬱化熱。症狀:其症“形如芝麻,細細白泡,似乎痦瘡,癢痛全無,惟胸腹脛內居多”(明·秦景明《幼科金針》)。治療:治宜清熱透發,用加減柴胡湯(柴...
中醫學;中醫診斷學;中醫病證名;中醫皮膚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