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效應
...。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傑出的典型。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蛋白質組學
...的細胞內轉運和定位”研究上的卓越成就,獲得了1999年諾貝爾醫學獎和生理學獎。近些年來人們又發現蛋白質間亦存在類似於mRNA分子內的剪切、拼接,具有自身特有的活動規律。這種自主性不能從其基因編碼序列中預測,而只...
生物學非諾貝特緩釋膠囊
拼音:fēinuòbèitèhuǎnshìjiāonáng藥品標準:正式名:非諾貝特緩釋膠囊漢語拼音:FeinuobeiteHuanshiJiaonang標準號:WS-350(X-307)-99拉丁文或英文:FenofibrateSustainedReleaseCapsules主要活性成分:本品含非諾貝特(C20H21ClO4)性狀:本品爲硬膠囊...
世界獻血者日
...。之所以選中這一天,是因爲6月14日是發現ABO血型系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卡爾·蘭德斯坦納的生日。2005年5月世界衛生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6月14日定爲世界獻血者日,以感謝那些爲拯救生命而自願獻血者的無私奉獻,特別是...
詞條;健康日;獻血貝爾法則
拼音:bèiěrfǎzé英文:Baer'slaw貝爾法則是脊椎動物胚胎髮育的一種規律。由生物學家馮·貝爾(KarlErnstvonBaer)於1828年提出,故名。貝爾長期從事脊椎動物胚胎髮育的研究。當他比較了不同脊椎動物的胚胎髮育時,得出了以下...
內環境恆定
...njìnghéngdìng英文:Milieuinterieurequilibrium內環境恆定是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1813~1878)的著名論點,指在環境條件變化的情況下人體內環境的狀態恆定不變。貝爾納在《實驗醫學導論》(1865)和《普通生理學教程》(1878)兩書...
聽覺醫學
...年,貝克西因“發現了耳蝸內部刺激的物理機制”而榮獲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成爲在這個學科範疇中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物理學家。他的研究生涯可以用諾貝爾獎評語加以概括:“毫無疑問,如果沒有貝克西,我們就不...
學科名貝爾納效應
...學者貝爾納是一位著名科學天才,但貝爾納一生未能獲得諾貝爾獎金。有一種公認的回答是“他總是喜歡提出一個題目,拋出一個思想。首先自己涉足一番,然後,就留給他人去創造出最後的成果。全世界有許許多多的其原始思...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羅伯特·科赫獎
...學領域的重大研究進展。科赫獎的部分獲獎者之後也獲得諾貝爾獎,而羅伯特·科赫本人作爲微生物學的創始人之一,曾因爲發現結核病而榮獲19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羅伯特·科赫基金會網址:http://www.robert-koch-stiftung.de/Ro...
貝爾效應
...,有人說他畢業後若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定會贏得多次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另一條道路,把一個個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了科學高峯,此舉被稱爲貝爾效應。貝爾效應要求領導者具有伯樂精神和人梯精...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