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朊毒體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朊毒體

朊毒體(英文名Prion,最早爲proteinaceousinfectiousparticle之意,中文譯名以前也叫作朊病毒、蛋白質感染因子、蛋白侵染子、朊病素、朊蛋白等)是一種具有感染性和自我複製能力的因子,也叫做普列昂或蛋白質侵染因子。雖然它們具體的活動和複製機制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它們通常被認爲是引起先前一系列人們瞭解甚少的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的原因,這些腦病包括羊搔癢症和牛綿狀腦病(也叫“瘋牛病”)。這些疾病對腦組織結構的影響都是致命的和不可醫治的。朊毒體最早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斯坦利·B·布魯辛納(StanleyB.Prusiner)於1982年發現的。推測朊毒體僅由蛋白質組成,沒有核酸。在這之前,科學家認爲所有的病原體都有可複製的核酸(細菌、病毒等等)。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突破口:這種具有感染性的因子主要由被稱爲PrP的蛋白質組成的。這種蛋白質可以在細胞的膜上找到(具體功能還不瞭解)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