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尿後餘瀝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尿後餘瀝

尿後餘瀝爲症狀名。見《醫學入門·小便不禁》。又稱小便餘瀝。指排尿後仍有尿液點滴不盡的表現。久病體弱者見之,多因腎虛胞寒而膀胱氣化不利所致。新病排尿不暢而有餘瀝澀痛者稱小便赤澀,多因膀胱溼熱所致。參見小便餘瀝、小便赤澀:小便餘瀝指小便之後滴瀝不盡的病症,多因腎虛膀胱冷所致。《聖濟總錄》卷九十二:“虛勞小便餘瀝者,腎氣虛弱,而膀胱不利故也,膀胱不利,則氣不能化,氣不化,則水道不宣,故小便後有餘瀝。”治宜溫補,用肉蓯蓉散、二參丸等方。小便赤澀出《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聖濟總錄·大小便門》:“膀胱者,津液之腑,與腎合而主水,共爲表裏,行於小腸,入於胞爲溲便。今胞內有客熱,入於膀胱,致水液不利,故小便赤澀也。”《證治準繩·雜病》:“汗多而小便赤澀,暑月多有此證,盛暑所飲既多,小便反澀少而赤,緣上停爲飲,外發爲汗,津液不通,小腸澀閉,則水不運下,五苓散。……然有虛勞汗多而赤澀者,卻是五內枯燥,滋腴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