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陸 2009年12月0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辭典》:馬陸

出處

《本經》

拼音名

Mǎ Lù

別名

蛟(《莊子》),百足(《本經》),馬蚿、蛆蟝、馬蚰(《方言》),馬蠲(《說文》),秦渠(《淮南子》高誘注),飛蚿蟲(李當之《藥錄》),馬軸(《吳普本草》),蚐(《爾雅》郭璞注),千足(《雷公炮炙論》),刀環蟲(《唐本草》),百節蟲(《聖惠方》),蛩(《綱目》),千腳蟲(《分類草藥性》),篦子蟲、鍋耳朵(《貴州民間方藥集》),大草鞋蟲(《四川中藥志》),百腳陸(《泉州本草》)。

來源

爲圓馬陸科動物約安巨馬陸或其它馬陸類動物的全蟲。

原形態

體長圓形,表面光滑。長約12釐米,寬約7毫米,全體由多數環節組成,從頸板到肛節,約有體節64個。頭部兩側有許多單眼,集合成2團,形似複眼。觸角1對,有毛,長約5毫米。口器包括大小顎各1對,小顎癒合成爲顎脣。體背面黑褐色,後緣淡褐色,前緣蓋住部分淡黃色。頸板半圓形,深褐色。第2~4節爲胸部,每節各有步肢1對;第5節以下爲腹部,除末節外,每節有步肢2對。雄蟲在第7節上的步肢變爲生殖肢。自第6背板後各體節的兩側,有臭腺孔。幼蟲環節少,足僅3對,每脫皮1次,則體節和足陸續增加。

生境分佈

多棲於陰溼地區,食草根及腐敗的植物,觸之則蜷縮不動,並放出惡臭。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

炮製

《雷公炮炙論》:"凡使(馬陸),收得後,糠頭炒,令糠頭焦黑,取馬陸出,用竹刀刮足去頭了,研成末用之。"

性味

①《本經》:"味辛,溫。"

②《別錄》:"有毒。"

功能主治

破積;解毒.治症瘕,痞滿,癰腫,毒瘡。

①《本經》:"主腹中大堅症,破積聚,癟肉惡瘡,白禿。"

②《別錄》:"療寒熱痞結,脅下滿。"

③《綱目》:"辟邪瘧。"

④《分類草藥性》:"治一切癢瘡,敷魚口癰毒。"

⑤《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麻風,去風溼。"

用法用量

外用:熬膏、研末或搗敷。

注意

有毒,內服宜慎。

附方

①治鼻息肉:馬陸醋炙研末,棉花蘸塞鼻孔中。(《泉州本草》)

②治蛾子:馬陸、鮮赤葛。共搗爛,敷頸部。(《四川中藥志》)

③治一切瘡毒:馬陸、滾山珠、癩疙寶、烏梢蛇、壁虎、蜈蚣。共以桐油熬膏,外貼。(《四川中藥志》)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