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腐鰭病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腐鰭病

腐鰭病病原腐鰭病是由一種桿菌引起的細菌性魚病。腐鰭病病症患腐鰭病的泥鰍,背鰭及其附近肌肉腐爛,甚至背鰭可以全部爛掉,肌肉外露骨,魚體兩側從頭部至尾部均浮腫,有紅斑。患腐鰭病的其他魚類,鰭因組織壞死而逐漸縮小,鰭的邊緣呈鋸齒狀;隨着病情發展,逐漸腐損,最後僅剩鰭條軟骨外露。腐鰭病流行情況許多飼養經濟魚類和觀賞魚類都可感染此病,尤以泥鰍發病率最高。腐鰭病防治方法(1)外部塗孔雀石綠(或鹼性綠)預防因鰭條腐爛造成水黴菌感染。(2)選擇病原菌敏感的藥物對病魚洗浴,用青黴素100微克/毫升、赤黴素12.5微克/毫升等藥物浸洗病魚。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