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礬石釀酒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礬石釀酒

礬石(燒)1兩,石膏1兩,代赭1兩,恆山蜀椒(去目及閉口者,汗)1兩,遠志(去皮)1兩,狼毒1兩,半夏(洗)1兩,芒消1兩,礜石(煉)1兩,玄蔘1兩,麻黃(去節)1兩,防風1兩,桔梗1兩,秦艽1兩,石南1兩,石韋(去毛)1兩,黃連1兩,莽草1兩,乾地黃1兩,凝水石1兩,菟絲子1兩,甘草(炙)1兩,白石英1兩半,杏仁20枚(去皮尖,熬)。上藥治下篩,盛韋囊中,以時曲3斤,米3鬥作酒,酒熟,合藥封之,冬10日、春7日、夏3日、秋5日,出藥去滓。服百日面白如桃李色,耳目聰明,邪氣蕩除,去魂還復。主癩病。每服酒如1雞子,酒勢盡,復進之,1日2次,所治無有不愈,10日知,30日愈。服藥當齋戒。《千金翼》卷二十一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