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調中四消丸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調中四消丸

拼音名TiaozhongSixiaoWan標準編號WS3-B-0393-90處方牽牛子(炒)180g熟大黃90g香附(醋炙)90g五靈脂(醋炙)90g豬牙皁90g製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即得。性狀本品爲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辛、苦。鑑別(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種皮柵狀細胞淡棕色或棕色,長48~80μm。纖維束淡黃色,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及少數簇晶,形成晶纖維,並常伴有類方形厚壁細胞。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分泌細胞類圓形,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2)取本品1g,研細,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取濾液5ml,蒸乾,殘渣加水5ml使溶解,再加鹽酸0?ml,置水浴上加熱30分鐘,立刻冷卻,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5ml,合併乙醚液,揮幹乙醚,殘渣用氯仿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層析法(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