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大刺兒菜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大刺兒菜

大刺兒菜爲中藥名,出自《全國中草藥彙編》。爲《本草經集註》記載的大薊之別名。別名馬薊、虎薊、野紅花、牛刺芳菜、雞姆刺、大刺兒菜來源及產地菊科植物大薊CirsiumjaponicumDC.的全草或根。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性味歸經甘、微苦,涼。入肝、腎經。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散瘀消腫。1.治衄血,吐血,咯血,尿血,便血,月經過多,崩漏,乳癰,腸癰,高血壓,肺結核。煎服:9~15g(鮮品30~60g)。止血炒炭用。2.鮮品搗敷癰癤腫毒,外傷出血。化學成分全草含生物鹼、揮發油。根含生物鹼、乙酸蒲公英甾醇酯、α-香樹脂醇和β-香樹脂醇、β-谷甾醇等。鮮葉含柳穿魚苷、柳穿魚素等黃酮類。藥理作用水或醇浸劑對貓、狗、兔有降低血壓作用。大薊尚可止血,有效成分爲柳穿魚苷。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拼音名DàCìérCài別名大薊,絳策爾那布(藏名)。來源爲菊科植物大刺兒萊的全草。8~10月採收。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