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白血病視網膜病變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白血病視網膜病變

白血病(leukemia)又稱白細胞組織增生症(leucosis),俗稱血癌。是以1種或多種白細胞成分的自發性、進行性無限增殖,伴骨髓和其他器官的廣泛浸潤,導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性疾患。由於白血病細胞的進行性蓄積,同時引起貧血,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按病程緩急,白血病可分爲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按細胞類型分類可分爲粒細胞型、淋巴細胞型和單核細胞型,此外尚有其他少見細胞類型。白血病所致眼底改變首次由Liebreich於1863年報告,稱爲白血病視網膜病變(leukemicretinopathy)。特別是在急性型其典型特徵爲視網膜靜脈充盈腫脹、迂曲呈節段狀或臘腸狀,並有白鞘伴隨。同時眼底有出血和滲出。據資料統計,1個白血病患者體內癌細胞1011~1012個。多種因素可導致白血病發生,如遺傳因素、接觸化學物質、輻射影響、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等。主要爲全身治療,如支持療法,包括糾正貧血和出血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