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白花堅莢樹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白花堅莢樹

《救荒本草》載有堅莢樹,雲:"生輝縣太行山谷中,其樹枝幹堅勁,可以作棒。皮色烏黑,對分枝叉。葉亦對生,葉似拐棗葉而大,微薄,其色淡綠;又似土欒葉,極大而光澤。開黃花,結小紅子。其葉味苦,採嫩葉煠熟,水浸去苦味,淘淨,油鹽調食。"美國植物分類專家A.Henry於1888年首先將其考定爲忍冬科的ViburnumsempervirensK.Koch,以前我國學者也繼承了Henry的結論。但BáiHuāJiānJiáShù堅莢樹藥材基源:爲忍冬科植物常綠莢蒾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burnumsemperuirensD.Doch.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常綠莢蒾常綠灌木,高可達4m。樹皮褐色,當年生枝淡黃色或灰褐色,四角狀,去年生枝變紫褐色或灰褐色,近圓柱狀。葉對生;葉柄長5-15mm,帶紅紫色;葉片革質,葉橢圓形至橢圓狀卵形,有時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4-12cm,寬2.5-5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