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坐墊法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坐墊法

坐墊法是將藥物研末,炒熱布包,讓病人坐在藥包上,使肛門、會陰部接觸藥包,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坐墊法古代廣泛流行於民間,清代吳尚先對此法非常重視,在《理瀹駢文》中有詳細記載,他認爲外治法應當三焦分治:“大凡上焦之病,以藥研細末,唁鼻取嚏發散爲第一捷法”;“中焦之病,以藥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臍上”;“下焦之病,以藥或研或炒,或隨症而制、布包,坐於身下爲第一捷法”;“下部之病,無不可坐。若內服藥不能達到或恐傷胃氣者,或治下須無犯上、中者,或上病宜釜底抽薪者,更以坐爲優矣。”吳氏還詳細記述了坐墊法的具體應用。可見本法是與喀鼻、敷臍同樣重要的外治法之一。操作方法將所選藥物研細,用棉布包裹、縫嚴,做成坐墊,令病人坐其上,每日使用6小時以上,療程視病情而定。主治病症泄瀉艾葉止瀉墊(《理瀹駢文》)艾葉500g。將艾葉揉碎,用紗布包製成坐墊,令患者坐其上。功能溫中散寒止瀉。主治水瀉。疝氣竈心土墊(《理瀹駢文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