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逐痰丸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逐痰丸

方名逐痰丸組成陳皮(皮白)1兩,半夏(熱水泡7次)1兩,南星(熱水泡7次)1兩,香附子(去毛)1兩。主治梅核氣。因積熱生痰後,痰積如核在喉中,吞之則不下,吞則在喉,但可以進水,不可以進飲食。用法用量不拘多少,空心薑湯送下。製備方法用白礬1兩,熱水溶化,煮4味,後用牙皁1兩煎水,打米糊爲丸。方名逐痰丸組成紫海蛤(如雞子大者1斤,火煅紅,淬入童便內,如此3次,爲末,卻用鮮瓜蔞拌粉,搗千餘下乃勻,稀稠得宜,作餅子,將麻繩穿,懸當風處吹乾,爲末)4兩,南星(牛膽制),黃連、半夏4兩(用姜礬者,滴香油數點,煮令透,炒黃色),陳皮(去白)2兩,青皮(炒)2兩,大黃(酒拌,九蒸九曬)5兩,青黛1兩,木香5錢。主治上焦鬱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咽喉煩躁,噎塞如有所梗,吐不出,咽不下。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薑湯送下。製備方法上爲末,薑汁、竹瀝爲丸,如綠豆大。附註方中南星、黃連用量原缺。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