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主動脈竇瘤修復術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主動脈竇瘤修復術

主動脈竇瘤破裂又稱瓦氏竇瘤破裂(rupturedsinusofValsalvaaneurysm)或瓦氏竇瘻(sinusofValsalvafistula),臨牀上比較少見,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0.31%~3.56%,東方人中的發病率比西方人高5倍,是由於主動脈竇壁中層缺乏正常的彈力組織和肌肉組織,在主動脈內壓力影響下竇壁日漸變薄並向外擴張而形成囊袋狀突起,即主動脈竇瘤,突向臨近的心腔,偶有左冠竇或無冠竇的竇瘤向心髒外突出。極少數右冠竇竇瘤可向室間隔內突出。竇瘤未破時一般無症狀。當某種因素,例如劇烈活動或外傷等,引起主動脈內壓力驟然升高時,可使竇瘤破入鄰近的心腔,臨牀上可出現急性心功能不全。發生竇瘤破裂時的年齡可自幾歲至60歲以上,80%病人年齡在20~40歲,兒童病人甚少,男性約佔2/3以上(圖6.15.1-0-1,6.15.1-0-2)。瘤體突出和破裂入心腔的方向,主要取決於竇瘤起源部位。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