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人生長激素 2014年11月25日修訂版

BY wangyuan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重組人生長激素說明書

藥品名稱

重組人生長激素

英文名稱

Recombinant Human Somatropin

別名

人生長激素;第三代人促生長激素;思增;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健高靈;生長素;速邁個;健豪寧;生長激素;諾德人體生長激素;健高買;DNA-RHGH;Genotropin;GrowthHormone;Humatrope;Norditropin;Somatropin

分類

內分泌系統藥物 > 下丘腦及影響內分泌的藥物

劑型

4U(另含氨基己酸、無水磷酸鈉等),附1支注射用水。

2.健高靈,注射劑(粉):4U。

3.速邁個,注射劑(粉):4U。

重組人生長激素的藥理作用

生長激生長激素具有促進組織生長、調節代謝等多種生理作用。健高靈(Genotropin)與天然垂體HGH(191個氨基酸)結構完全相同,而速邁個(Smatonorm)則是192個氨基酸的單鏈多肽,其氨基酸序列與天然垂體HGH完全相同,僅N末端多一個蛋氨酸。重組人生長激素可促進骨骼的生長,增加肌細胞的數量和增大肌細胞的體積,促進心肌生長,增加心肌的收縮力,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增加體內氮儲量,增加脂肪氧化分解和糖異生,並提高營養物質的轉換率,調節免疫系統以增強免疫能力。

重組人生長激素的藥代動力學

重組人生長激素皮下或肌內注射吸收速度較快,肌內注射後血漿藥物濃度達峯時間爲3h,靜脈注射後血漿半衰期達20~30min,長期用藥未見有蓄積作用。

重組人生長激素的適應證

用於腦垂體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或不分泌所致的侏儒症、矮小病。

重組人生長激素的禁忌證

惡性腫瘤、糖尿病患者及孕婦禁用。

注意事項

1.對腦腫瘤引起的腦下生長激素缺缺乏缺乏症(垂體性侏儒症),心臟或腎臟患者慎用。

2.使用重組人生長激素前,應有準確的診斷,爲此,需對腦垂體功能作詳細檢查,包括做專門的刺激試驗。

3.長期連續用重組人生長激素誘發抗體反應,可能降低重組人生長激素療效,應停藥進行適當治療,並定期採用放射免疫法正確檢測抗體濃度。

4.重組人生長激素應現配現用,溶解後置冰箱內保存,於24h內用完。

5.供新生兒使用需用不含苯甲醇的注射用水配製。

重組人生長激素的不良反應

常見有過敏、全身瘙癢、注射部位發紅等反應。偶見有嘔吐、腹脹氣、腹痛等胃腸道反應、水腫、頭痛、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縮、鏡檢見血尿等。有時見ALT和AST升高、肩關節痛、週期性四肢麻痹等反應。

重組人生長激素的用法用量

肌內注射和皮下注射:重組人生長激素給藥劑量個體差異很大,視患者情況而定。一般劑量是每週0.5~0.7U/kg或每週按體表面積12U/m2,分2~4次肌內注射或6~7次皮下注射,且多采用後一種劑量給藥。使用時用1~2ml注射用水溶解粉劑,應輕輕緩慢轉動,切忌振搖藥液,以防止活性成分變性。配製的注射劑pH值約爲7.8,應正確選擇注射部位,若注射時發生劇痛或抽空針見血,應改換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覆注射。用於燒傷0.3~0.6U/kg。

藥物相互作用

1.重組人生長激素與糖皮質激素合用,其促生長效能可被抑制。

2.蛋白同化類固醇、雄激素、雌激素或甲狀腺素,與重組人生長激素同用時,均有加速骨骺提前閉合的危險。

專家點評

對20例原發性垂體性侏儒症、2例單純性GH缺乏IA型及1例宮內生長停滯的病兒用經典性藥物進行激發試驗並於夜睡眠中採血測GH,確認有GH缺乏。全部病例用重組hGH治療。20例用191肽的Genotropin,3例用192肽的Somatonorm,療程12月(後一組中1例治療6個月)。結果1年後身高增長Genotropin組爲(13.3±1.8)cm,Somatonorm組2例各爲16.0、16.6cm,1例治療6個月後爲7.9cm。療程中出現血清T4下降、輕度肝腫大、一過性血尿者各佔47.8%、30.4%和30.4%。用重組hGH治療特發性生長激素缺缺乏侏儒,給予Somatonorm用量爲0.17U/kg,每週肌內注射3次或劑量爲0.1U/kg,每天皮下注射1次。治療12個月後身高生長速率由每年1.9±1.0cm增加至每年9.2±1.2cm。(P小於0.05)。結果顯示,劑量以每週0.7U/kg分7次皮下注射比每週0.15U/kg分3次肌內注射療效更好。9例患者用藥後8例T4降低,無臨牀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狀,2例有抗hGH抗體,但不妨礙生長。無其他副作用。具有明顯療效,不良反應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